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疫情期间他们成了学生的“线上父母” | 致敬教育逆行者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20-03-31 | 责编: 刘佳

致敬教育逆行者 之 我在后方好好的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国家已到危难之际,吾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电影里的那段台词还振聋发聩,谁料想,回到现实——2020年的这个春节,多少家庭、多少至亲因为新冠病毒的“肆虐”不得不选择离别。他们当中是无数“逆行的身影”——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警务、环卫……当他们为保数以万计家庭平安,不得不选择与新冠病毒赤身肉搏时,背后亦是那双期盼他们回家的眼。

战疫英雄,大家交给您,小家交给我。从此,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多了一个这样的组织——“线上父母”。

一个人在家“云注视”常伴

有人说,因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第二次“襁褓时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再没有比这50余天更亲密无间的亲子时间。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新冠疫情也一并给他们的合家相聚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期间,他们一个人在家与书本为伴。

正值春节,本该是合家团聚的欢乐时光,高三(2)班苏同学的父母却因“疫情命令”不得不双双逆行,冲到区防疫定点医院的一线。作为医务工作者家属,苏同学早已习惯了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但新冠病毒来势汹汹,这个阳光的大男孩不能放下为父母悬着的心,这种深沉的爱让他更加沉默寡言。得知这一消息后,班主任秦冬玲第一时间与苏同学的母亲取得联系,询问需求,为战“疫”者安心奋战尽绵薄之力。但由于低调的性格特点,苏同学的母亲仍旧不愿给老师和高三备考大军增添负担。于是,秦冬玲只得变被动为主动,假装无心、实则有意地向苏同学发去“云问候”。“有时候过问一下学习进度,有时候只是提醒别睡太晚。”很多时候,秦冬玲的微信发过去,苏同学隔很久或者到第二天才会回复,但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关心,却是秦冬玲小心翼翼的注视。

苏同学“疫感谢信”

前不久,北京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云开考”。对于首次试水新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一次适应性考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苏同学的父母因在战“疫”一线,无法抽身监考、陪伴。一个人的居家考场,苏同学并未让老师操心,也并未让父母担心。考后,秦冬玲开辟“云上小灶”,组建“特别关注群”,其中包括12名家长不能经常在家陪伴的学生及其父母,苏同学和他的妈妈也在群中。每天,群组成员同步自主学习进度、探讨知识难点、分享学习感悟,苏同学并不活跃,但他并不再是一个人。苏妈妈虽不能实时关注孩子的状态,但忙里抽闲在回看聊天记录时,也能得知苏同学和其他同伴的学习进度,及时与老师沟通。“很久等不到回复的留言”,成了秦冬玲与苏妈妈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这种“云注视”一直很安静,但却一直很温暖。它像一股强大的力量,让身在战“疫”一线的苏妈妈、苏爸爸勇往直前;也像一道萤火微光,让苏同学信心不断。

“临时父母”殷殷期盼

“今天的题都要弄会,三角解答题就满分了。”“解答题46分,加油!”……在高三年级,有一群被昵称为“栋栋”的学生;在这群“栋栋”中,有一位“栋栋”频繁“置顶”在班主任沈建军的微信聊天中,他就是王同学。

沈建军与王同学及父母聊天记录

打响疫情“保卫战”,王同学的父母第一时间冲向“前线”。每天在“疫情战场”上与死神斗争,对即将迎接人生第一次大考的儿子他们几乎无暇顾及。沈建军深知王同学父母心中的牵挂和顾虑,平日“讷于言”的他摇身一变“专属云闹钟”,时刻陪伴在王同学身边。复习进度、习题难点,甚至是否吃过饭,晚上几点睡……都成了沈建军每天关注的焦点。真是这种不断线的关注,让王同学从未感到孤单,学习不仅没掉队,更信心满满。这也让沈建军心安——没有辜负一线“战疫天使”的期盼。

疫情无情,但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来说,疫情也是一次生动、温暖的“社会大课堂”。初一(5)班刘同学就在疫情期间收获了成长。在他成长的背后,是作为医务工作者逆行的父母,也是不断为他鼓劲、引导他积极向上的班主任老师。“明天,妈妈就要出发了,我会有整整一个月见不到她,我看见妈妈偷偷在哭,妈妈,你放心,你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会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你也要好好防护,照顾好自己,我在家等你回来!”这封“战前《出师表》”,正是刘同学在班主任杨华的鼓励下,动情写下的。平日里班中的“小淘气”,在父母奔赴抗“疫”前线的这几天一夜长大,杨华的关心也从未间断。“每天要关注一下其他任课教师对他的学习反馈,还要时刻向刘妈妈汇报情况。”但杨华坦言,要让一线医务工作者后顾无忧,这也是她作为战“疫”一员的责任与骄傲。

按照原定计划,4月初,刘同学的妈妈将结束任务返回家中。在她身在战“疫”一线的这几天,陆续收到来自初一(5)班家长们的鼓励与问候。在十九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温暖在发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与医务工作者一样的责任。在战“疫”中,我们能做得又较之医务工作者甚少。但正是这些“临时父母”的“心灵陪伴”,让这些“白衣战士”心安、奋勇向前。

文字/刘佳

【致敬教育逆行者】往期回顾

是“抢险队”更是“排头兵”:为“云课堂”披荆斩棘 | 致敬教育逆行者

命运共同体:学生“不停学” 教师“不打烊” | 致敬教育逆行者

“点子大全”:教师组团专治自主学习“疑难杂症” | 致敬教育逆行者

燕纯纯:疫情期间我和儿子“同室不语” | 致敬教育逆行者

校园里的守望者:为“春天”冲在一线 | 致敬教育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