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一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特约编委,中国网教育专栏作家
很多父母愿意和我探讨家庭教育问题,这几年我清晰感受到,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意识到这才是决定孩子一生走向的底层能力。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引导。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眼界、有格局的孩子?相信这是很多父母都想知道的答案。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拓展孩子的视野,视野的广度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拓展视野?古人给出了最佳答案,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好比人之双足,协调共进,才能行稳致远。
先说说读书。在现代社会,读书是一件极其方便和低成本的事情,看似不起眼,却最值得父母去投入。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能让孩子快速高效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做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重要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得到充实,品格得到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李白“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读书的热爱。在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阅读中,人们可以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视野上的开阔、情操上的陶冶。因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如果有时间,最好能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这是最佳的亲子时间。
“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读书益处无穷。另一方面,“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毛主席曾形象地描述了实践的重要性。历史上,将读书与行路相结合,从而在某一领域获得高深造诣的例子不胜枚举。徐霞客博览群书,三十年如一日,走遍名川大山,探幽寻秘,才有被誉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的诞生;李时珍在遍览前人古典医籍基础上,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才有了《本草纲目》流传千古......
孩子的课堂不止在学校,更在广阔的天地中。作为家长,应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创造条件,把孩子带到更宽广的天地当中去,去行路、去体验、去阅读,读行天下,见识多元化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宏大,这么多彩,并从中去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想认识大海,那就带他去海边看一看,海的波澜壮阔,海的一览无余,会让他胸怀坦荡,感悟世界的博大。孩子想认识高山,那就带他去亲身爬一爬,山脚、山中、山顶,各种不同的风景,会让他产生不同的体验与领悟。而立于山巅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必定让他的内心涌动豪情。孩子想认识沙漠,那就带他去走一走,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奇,才会感受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磅礴之美。
所以,请帮助孩子养成日常读书的习惯,有机会就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有了万卷书做为想象的翅膀,再用万里路去逐一验证,这种知行合一会让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