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教育公益如何突破与创新?第七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圆满举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3-03-28 | 责编: 曹杰

新时代下如何重新构想教育?如何在坚守教育理想与使命的同时,寻找教育公益的创新与可能?

3月25-26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本届双年会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龙湖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心和公益基金会、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位教育从业者、教育公益伙伴、媒体人等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公益。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柯敏,龙湖公益基金会理事、秘书长林丽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发表开幕致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中国教科院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廖瑾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主旨发言。

近年来,受外部环境限制和内部方向缺失等多重因素影响,教育公益事业面临诸多挑战。身处种种不确定之中,对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王柯敏表示,新时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就需要变革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推动实现教育公益组织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小阵型向大阵型转变。优秀的教育公益项目必须要瞄准痛点难点,填补短板空缺,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所急所需,并创造性地把公益慈善的内涵拓展到个人能力的帮扶、发展空间的拓展、精神素养的提高等更广阔的领域。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柯敏致辞

新形势下,教育公益如何重塑价值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但社会依然存在普遍的教育焦虑。熊丙奇提到,当前的教育发展依然是不均衡的发展,并且是低质量的发展。“我们期待的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普及。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扩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困局,教育问题愈发社会化、复杂化,解决教育问题愈加需要多方协作。熊丙奇谈到,教育的改革需要四个力量。第一个力量是政府的力量,需要通过政府推进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其次是学校,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能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形成合力。第三是企业的力量,因为企业是教育的最大用户,企业要建设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队伍,一定需要有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背景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必须要参与教育。再者,是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通过公益人来推进教育,来解决政府、学校、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致辞

针对如何推动教育改革,进而塑造新动能的问题,王烽认为,首先要发挥新技术的革命性作用,建立需求导向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其次是为学校、教师、学生松绑,其关键是评价制度改革。现在的评价制度从文件中规定了许多评价的方法和维度,但是在评价的责任主体、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并未建立起新时代的评价体系。

他提到,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全社会的资源发展教育。当下,很多教育资源其实不在学校。在网上、在企业中,有着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技术,而在一些公益组织、在小微学校,也蕴藏着教育的活力。如果要推进教育改革,真正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必须发挥其优势,这就需要打破一系列的制度壁垒,建立多方共谋共建的机制,激发学校和地方改革的积极性。

中国教科院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作主旨发言

解决教育问题、完善教育生态的过程中,教育公益组织承担着政府、企业之外独有的作用。新形势下,教育公益组织如何发挥价值,实现新发展?杨东平指出,教育公益组织实际的功能是面向现实问题,促进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群体。其趋势应是个性化的表达,即向下、向新、向未来。

他谈到,过去,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追求高大上的趋势,譬如追求分布在全国多少个省这样的数据,但是每个省可能只有一两个教学点。这些数据与其实效是有差距的,所以,“大”本身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社会组织是与人打交道,很多情况下是以小为主,以落地来面向基层。“向下”,其实就是要重视社区,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发展。“向新”在于面对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新技术、新应用越来越多,如果不能适应,工作实效必然受到影响。他认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小机构依然会是教育社会组织的主流形态,因为其规模小、扎根深,更具活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作主旨发言

直面教育问题,教育公益的多样化探索

教育生态的改善依然任重道远。不过,在探寻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极具“突破与创新”特质的机构直面现实问题,为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带来更多力量。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持续投入,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校园硬件条件匮乏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教学内容和方式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太多改善。另一方面,在人口变局、科技爆炸、产业调整、就业压力增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儿童的教育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与问题。

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廖瑾提到,当“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成为新一代乡村学生面临的处境,乡村孩子的家长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逐渐开始松动,乡村儿童学习的成就动机也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激发乡村孩子的学习动机需要教育公益界人士进一步思考。

她还谈到,由于学校的撤并和父母离家工作等原因,许多乡村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在一些地方,乡村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实行寄宿制度。这样的做法,虽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儿童无人照料的问题,但也增加了儿童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不仅如此,单调的乡村学校生活、陈旧的教学方法,也导致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下降。如果师生、同学关系不好,孩子们更加难以满足自我认知、情感培育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

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廖瑾作主旨发言

尽管现实环境受到限制,但教育公益机构尝试用多元的教育探索回应现实难题,直面服务对象的诉求。面对乡村儿童美育容易被忽视的现实,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骆筱红表示,美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每一个儿童皆需要美育。美育也没有门槛,每一个儿童皆可参与美育。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是一名美育老师。儿童生活的所有场景,都是美育可以发生的地方。乡村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是美育资源不竭的源头。据介绍,2022年起,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开展的教师个体支持,设计了不基于任何学科的“小而美”美育行动,基于人文素养、审美素养、教学素养的提升,吸纳所有学科的教师,参与者呈现出学科背景的多样性。

乡村学生的出路问题一直是社会之痛。如何以公益的方式,为乡村孩子的成长及就业打开新局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联合创始校长、贵阳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盛华介绍了让乡村大学生更美好的盛华实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开展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训练,掌握“知识、技能、素养”三个层面岗位胜任力;产业资源对接,引入更多的企业项目资源,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资源,将学生与企业有效链接,赋能学生技能实战训练和人才充分就业;组建产教融合经营管理团队,校企产教深度合作,负责学生技能培训以及项目落地运营,强有力团队支撑和体系保障,推动产教融合取得实效。

在探索适合不同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时,教育公益机构不仅要立足实地,结合受助群体的诉求、受助地区的特征进行多元、落地的实践,也要积极主动地拥抱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的可能性,从课堂教学、教师成长、数据管理应用、情感链接等多个维度助力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本届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现场,多位兼具一线实践经验与深入思考的资深教育公益人还就教育公益如何带动创新性学习落地、技术赋能教育公益的创新探索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年会现场

改变教育既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层面不断探索与完善,还有赖于教育组织的系统支持和教育者的意识进化。唯有后者发生,前者才能持续稳定地涌现并带来教育真正的改变。对于教育公益组织而言,更需要从教育和公益两方面提升专业性与持续发展的能力,方能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价值与可能。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