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温文尔雅”21天教师专业共写作坊正式启动

来源: 中国教师报 | 作者: 舒鑫婷 | 时间: 2023-02-19 | 责编: 曾瑞鑫

2023年2月17日下午,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教育集团酝酿已久的“温文尔雅”21天教师专业共写作坊正式启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教师、瓯海区第九小学教育集团联盟校教师代表、温州市潘照团名师工作室学员、新疆拜城县中小学书记、校长“头雁计划”研修班学员。仪式由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潘照团主持。活动特邀《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褚清源担任“共写作坊”首席指导师,并作线上首期主题报告。

“温文尔雅”教师共写计划倡导教师自觉、自愿、自主参与,倡导以“微视角”切入,围绕学生剪影、教育自传、阅读印记等方面,每天记录不少于500字的所思所感,将怦然的瞬间,书写在案。

共写伙伴皆为读者,写作教练和助教集中赏析,让写作的温度在校园传递。

共写文化:与自己对话、与书籍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

共写主张:不是思考了才能写作,而是写作时才开启思考。只有写你才能写,只有写才能深刻。

启动仪式上,潘照团校长指出,“专业成长千万条,写‘做’第一条”。教师们可以提笔画圆,在不断地书写中,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自省中,看到民间;在不断地坚持中,看到习惯的力量;在不断地出品中,看见思想的一道光。全国知名书法家、温州大学书法专业教授朱国平先生专门为共写作坊题词“展温文尔雅之姿,溯正本清源之流”。

参与共写作坊的教师代表陈飞凡,作为省教研课题一等奖的获得者,也在启动仪式上为我们发声。陈老师说,“教育写作是以飞鸟之眼,看一地鸡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研读、思考,去记录身边的大事小事;要架一个高位视角,俯瞰我们眼前摊开来的一地鸡毛,想跳出“事事事”的框架,梳理出意义,这才是我们作为师者的共同追求。所以,让我们“拿起来,读!放下,去写”!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褚清源以《给教师专业写作的建议》为题,为教师进行了在线专题写作辅导。他结合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指出了教育专业写作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结的。正所谓“阅读之前,世界很小;写作之后,人生丰盈”。愿意拿起笔去记录的教师,是被世界眷顾的。写作又何尝不是超越庸常教学生活,俯瞰教育经历的捷径呢?

报告中,他重点围绕如何开启“微写作”、如何寻找有价值的选题、如何让文章更深刻、如何修改文章等,给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还区分了写作的“正见”与“偏见”。同时提醒写作的“八项注意”:一要高度聚焦,二要话题新颖,三要问题导向,四要读者意识,五要有料,六要有用,七要有序,八要深刻。在写作时,教师们需要时时紧扣八大注意要点,充分思考选题的意义性、深刻性、独特性,以及连续性。他希望大家能笔耕不辍,在成长路上以笔来构筑自身的勇气,在写“做”中学会自省、重构,在教育中保持精进、敬畏,在写“做”中寻信息,追问题,拓思维,以此“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议程最后,潘校长提及的周刊《温度写生》学报,是每一位教师追寻的方向。让我们用笔尖的旅行,去描绘多姿多彩的学生姿态;用温暖的话语,去点亮生命的色彩。正如潘校长所言,“在喜好之前,没有年龄大小之别,喜欢了——就好”,“在写作之前,没有工作闲忙之说,作为了——就写”!

“提笔写作”,也许很难,但“难”,仅仅也是“难”在“开头”。7天可以坚持,14天也能坚持,21天更加可以坚持。相信有了工作坊的加持,每一位参与写作的老师,都会创建属于自己的《温度写生》。所谓“胸中有丘壑,笔下无华章”,当复如是。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