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合肥经开区: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强内涵重特色办“百姓身边好学校”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3-01-18 | 责编: 曹杰

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始办于1938年,2018年9月迁入新校,加入合肥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办学,学校办学内涵快速提升;四年来,凭借着全体高小人的不懈努力,摘得合肥市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实现借道超车,学校进入最佳发展期。借助经开教育的强劲“东风”,学校正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在这里的孩子都畅享着成长的幸福。

党建领航 立德修身 锻造“大国良师”

开展“学党史守初心”共建活动、“春燕筑梦”特色党建志愿服务、“先锋护苗”系列主题党日行动、中青年教师参与管理岗位兼职锻炼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开展党员老师包保“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关爱特殊学生健康成长……

按期完成四星级党支部创建。学校门口护学岗、师生入校测温、参与核酸检测等,活动现场总是党旗飘扬,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党支部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这是一所充满现代感的学校,同样拥有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的教师,这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党员教师。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管理有序的师德工作体系。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感动身边人。崇德立身,融铸师魂,锻造“大国良师”。

学校和全体教师签订“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行为承诺书”,将违反师德师风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发布在校园网上,张贴在学校门口,大门内外放置校长信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师德考核工作严格按照《经开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方案》执行,规范量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结合实际,以“立高尚师德、树文明教风”教育活动为主题,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师德师风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张张奖状,一次次活动,都铭刻着高小师生奋斗的印记,书写着高小师生拼搏的豪情。如今,学校教师团队成长迅速,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涌现出安徽省最美教师、合肥市师德标兵、合肥市优秀班主任、合肥好人等一批优秀教师。2022年,9名教师被评为经开区“骨干教师”,其中2人被评为合肥市“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合肥市“学科带头人”;10人获经开区“教坛新星”荣誉称号,1人被评为合肥市“教坛新星”;高级教师人数达到11人。“合肥好人”郑永久和他的团队扎根偏远学校,把每个孩子的冷暖牵挂在心,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和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发布。

合作办学“对标名校”加速品质提升

合作办学四年来,专家团队对标名校先进管理模式,移植改良、落地推行。全体高小人凝心聚力、借道超车,实现了空港居民圆梦优质教育的华丽蜕变:养成教育初见成效、社团和少年宫课程丰富多样、家校合作和谐共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成果喜报频传,回流学生实现正增长,办学水平和质量得到周边群众广泛认可,社会评价持续向好。

推进管理模式改革,减人增效,打开工作新局面,提高服务效能;妥善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科学核定教师工作量,把师德纳入考核重要指标;出台《加强高刘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工作重心向教学一线前移,采用年级组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推行安全管理包保制,每班配备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双师管理,全面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对特殊儿童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帮扶。

学校由追求外部资源配置向赋能自身内涵发展转变。得益于新的管理模式,全体教职工切换“辛辛苦苦每一天,周而复始又一年”的传统模式,比能力,比干劲,比服务,比进步。如此,教师的潜能充分被挖掘,把速度提上来,把节奏带起来,家校师生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育并举 培养高刘学子“幸福成长”

学校全力打造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学校两道大门入口分别安放以“初心”为题的主题雕像和以“爱”为主题的景观石,让师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尤其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每月更新的班级文化墙是一道亮眼的风景。学校每月开展“美丽班级”和“文明办公室”评选活动,为师生创建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大型活动中,总是以爱党爱国追梦成长为主题,培育孩子们的理想信念。

在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少年宫,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走班式学习。目前,该校少年宫的葫芦丝、笛子乐队等好几个艺术课程已形成特色品牌。

为抓住孩子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坚持“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实践平台,打通德育的“最后一公里”,学校每周推荐德育实践活动项目。针对孩子们课外接受艺术类培训机会少的情况,学校在一、二年级音乐课以外免费开展陶笛、巴乌等小乐器通识培训,学校赠送乐器,整年级推进。同时,依托学校少年宫平台,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航模、编程、非遗、葫芦丝等中高级技能班,充分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和艺术素养。另外,学校还组建足球、网球、篮球、戏曲、合唱等校级梯队,集中训练,锻炼孩子们的技能。作为学校未成年人教育实践的重要基地,少年宫现已开设普惠社团18个,个性化社团12个,特色校队9支,参加人数1219人次,活动内容涵盖音乐、体育、美术、科技、传统文化五大类,校内兼职老师26人。升级改造特教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教服务。

不忘初心双减齐驱爱生敬业育桃李,勇担使命五育并举启智修德培栋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走进新时代,争做好少年”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近视防控示范校”、“安徽省阳光大课间活动一等奖”、合肥市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经开区“平安校园”、经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面对党的二十大发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全体教职工在经开区社发局的热情指导下,强内涵,重特色,把“百姓身边好学校”办得更好;听党话,跟党走,奋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图文/吴化国 胡亮 张红兵)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