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报 | 作者: 褚清源 | 时间: 2022-11-30 | 责编: 曾瑞鑫

8月30日,河南省南阳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成为全国市、县级教育局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11月9日,本报以《南阳教育缘何能交出“满意答卷”》为题报道了南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南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教师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请您结合南阳实际,谈谈认识和体会。

朱是西: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专章部署,并放在突出位置论述,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历史发展规律、当今时代特征、未来发展关键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考量。科教兴国,人才兴邦。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必须统筹一体推进,才会产生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效果。

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离不开创新的强力驱动,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必须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的禀赋、潜质、特长不同,教育者要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探索多样化办学,使教育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三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通道。

中国教师报: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在南阳实地采访中了解到您对教育高度重视。仅今年4—10月,您曾3次专题调研教育工作,两次在全市大会上对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邀请部分优秀校长共同餐叙,了解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给教育系统送去了真金白银的“大礼包”。您作为市委书记,可以说工作千头万绪,为什么对教育如此情有独钟?您又是怎么推进南阳教育发展的?

朱是西: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经济腾飞,源于教育。教育是最基础的民生工作,孩子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对教育怎么重视、怎么投入都不为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不容辞。教育水平决定着未来发展水平。有研究表明,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由此转化而来的经济总量至少增加2%。一定程度上讲,教育水平与居民收入、经济增速都呈现密切的“正相关性”。同样,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区域软实力、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惠民生、育人才、强科技、兴产业、促发展。

南阳教育能取得一点成绩,关键在于认真落实中央科教兴国战略与部署,市委始终把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做到真重视、真投入、真到位、真见效。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和市长亲自抓教育,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教育重点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南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大教育观,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发展规划、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调整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完成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和市一中新校区建设,逐步消除城镇“大班额”;千方百计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27394个,破解瓶颈制约,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提高对县市区教育事业发展绩效考核权重,树立更加鲜明的导向。三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紧盯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两个重点,改进教法学法,打造高效课堂,健全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发挥好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体制机制,以“满足需要、动态调整”为原则,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每3年核定和调整一次。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完善校长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促进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推进教育家办学。今年,南阳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中国教师报: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南阳是人口大市、教育大市,您觉得今后一个时期,南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朱是西:11月9日,《中国教师报》以《南阳教育缘何能交出“满意答卷”》为题,在头版头条对南阳的做法进行了报道。我觉得这是对南阳教育的鼓励和鞭策,不少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突出教育高质量发展“6652”工作要求,即教育发展要做到“6个必须”: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必须把准教育工作正确方向、必须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必须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须锻造过硬教育工作队伍。把握素质教育的“6个方面”: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爱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主体,使其主动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教育功能“5个提高”:提高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被教育者的幸福指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做到教育保障“2个提升”:提升教师待遇、提升办学条件,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教育支撑。

具体工作中,将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坚持“有教无类”,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快扩充教育资源总量,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普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五年规划、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南阳学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面,扎实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结对帮教活动,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健全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确保教育路上“一个都不少”。二是坚持“学有优教”,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用好思政课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特别是充分挖掘南阳躬耕精神、忧乐精神和红色文化中的德育价值,引导并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化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因材施教,扎实落实“双减”政策,精细化开展课后服务,不以沉重的学业抹杀学生的灵气和个性,不以僵化的管理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分类施教”,发展更加科学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快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建成招生,南阳理工学院新校区3年内完成搬迁,全力支持南阳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

中国教师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了解到,您曾专题调研职业教育,组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南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得力措施。南阳将怎样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指示转化为“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朱是西: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这为我们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前,南阳“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下一步,我们将紧盯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职教高地、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把正方向、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高效突破,奋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迈进。一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高标准推进“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5万人,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达到6—8所,高等职业院校达到7—8所,本科院校达到4—5所,职业本科专业点达到15个左右。三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围绕我市“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和21个重点产业链打造,深入实施职业院校传统专业提质、特色专业赋能、新兴专业扩容、未来专业培育、骨干专业升级“五大工程”,聚焦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坚持工学结合、育训一体,加快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四是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高水平规划设立南阳职教园区建设发展中心,注重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适应性。六是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成立市级职教攻坚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支持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大力营造政府重视、社会支持、人人关心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教师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南阳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面对新任务新使命,南阳如何进一步推动强师惠师政策落地,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朱是西: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建强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师队伍“三名工程”,创新开展“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了让教师政治上有荣誉、职业上受尊重、社会上有地位,成为最受社会尊敬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将重点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一是做好“加法”,待遇留人。严格落实各类津贴、补助政策,确保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教师各项待遇标准“就高不就低”。优先解决好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让广大教师舒心生活、安心从教。二是做好“减法”,解压松绑。建立减负目录清单制度,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等事宜,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让广大教师专注主业主责。三是做好“乘法”,加强培训。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用好京宛合作、沪宛合作等平台,通过外出学习、挂靠名校培训、到名校观摩等多种形式,开阔教师视野,优化办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四是做好“除法”,改革赋能。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效”改革,变职称“评选制”为“评价制”,探索“地方粮票”,破除职数限制,应晋必晋、应晋全晋,让一线教师职称晋升更顺畅。创新校长、园长选拔任用机制,为教育情怀深、教学理念新、管理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

原标题:

特别报道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专访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