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未来学校|局长与校长眼中的高质量教育之路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2-11-23 | 责编: 曹杰

2022年11月19日,以“未来学校:走向高质量的教育之路”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通过线上直播+元宇宙展示的方式顺利召开。首日,有两场圆桌论坛非常值得关注,分别是以“高质量教育之路的区域解读与实践” 为主题的局长圆桌论坛和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校长圆桌论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场论坛带来的精彩内容。

局长圆桌论坛

局长圆桌论坛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刘根平担任论坛主席,邀请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杜全平,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和恩施市教育局局长甘志明作为嘉宾,共同探讨高质量教育的区域畅想与实践。

在谈到如何理解和构建“未来学校”这一话题时,杜全平、缪雅琴与甘志明分别从个人对未来教育的理解出发,分享了本区域开展未来学校变革的思路与实践。杜全平从课程、空间、技术的角度,分享了潍坊市教育局面向学生素养与能力发展所采取的种种做法。缪雅琴则用“空间赋能”“五育融合”“虚实结合”“同频共振”四个关键词总结了长沙市的经验。甘志明在分享中谈到,恩施市教育系统突破原有教育形式,面向未来打造“五”课堂:传统课堂、小组社团课堂、校外义工与活动课堂、游学课堂和翻转课堂。

刘根平从“质量是全面的,质量是创造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整体联动”、“激活学校办学活力”三个角度设问,杜全平、缪雅琴与甘志明也均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探索与各种行动,全面的分享了本区域的各种创新做法,可谓是有实践,有思考,有理念,讲的好,做的也好。

潍坊市在创建高质量教育方面,摒弃片面的考试分数和单纯的升学率,更多的关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异和均衡问题,一直坚持向改革创新要质量。通过承担的20来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恩施市在落实“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整体联动“的问题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通过推进高质量教育突破贫困的代际传递。推动“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一是一个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二是在区域范围内,以两大重点推动工作。三是做好三个统筹,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布局;统筹公办、民办学校的发展,坚持教育普惠的基本方向。四是做好四个坚持,坚持安全第一、坚持一个学生都不辍学、坚持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坚持健康第一;五是坚持五育并举。

缪雅琴在谈到激活学校办学活力时,强调通过充分尊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释放工作活力;通过因材施教激发学习者的内生动力;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激发学生的个性成长,有问题来改进,有优点来张扬;通过智慧赋能增加教师活力等种种做法。

校长圆桌论坛

校长圆桌论坛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其俊担任论坛主席,邀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原校长田树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党委书记孙宁、东莞市凤岗益田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马方原作为嘉宾,共同研讨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学校建设构想。

郭其俊邀请四位嘉宾为心目中的未来学校画像。邵志豪从时代维度率先畅谈他的画像,他把未来学校描绘成一个一体化的、跨界跨学校的、个性化成长的学校,在时代的维度上展示了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人工智能时代对学校的畅想;田树林则从问题解决的维度上描画了未来学校,她认为未来学校必须要解决当下面临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人才培养问题还是数字化、智能化问题;马方原主要从生态的维度描画了未来学校,他认为未来学校必须要建成一个开放式的、个性化的、跨学科的、跨领域的、生态化的学校;孙宁则从教育的本源维度定义未来学校,她认为未来教育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回归教育本源,站在学校传承的视角去思考。

在谈到元宇宙概念对未来学校建设的启发问题时,孙宁以“协同”和“变革”作为关键词,从管理、课程、课堂和教学组织形式四个维度开展未来学校的建设。马方原则用拆字解词的手段,连接了未来学校和元宇宙,用“本源”“空间”和”实践”启发我们要从本源出发去思考如何创造一个更具育人功能的环境,进而创建未来学校。田树林提出一个未来学建设的新方向,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课程和教学四有机结合,来建设未来学校。邵志豪谈了他对于未来学校创设的一个大胆设想,将原有以学校为建设核心的视角,转变为以班级为核心的建设视角,通过四分区的方式,优化班级功能,将班级看作一个小学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拓展思路的视角。

最后,与会校长为本届大会送上祝福。会议在郭院长的金句“未来学校不是你要到达的地方,而是你要创造的地方”中圆满结束。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