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9月28日,《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更多元的发展趋势。2019年到2020年中国依然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有接近100余万的学生在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就读。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回国热持续升温,留学生在感受国际教育的同时,在促进文化融通、文明互鉴、促进中国声音的传播、中国形象的树立方面,均做出积极贡献。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是我国留学领域负有盛名的企业,在过去三年中,在留学领域默默躬耕,迎难而上,开拓出不凡的局面。我们采访了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胡敏教授,借他的回答,与大家分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往理想的道路没有坦途,不管是否有寒气来袭,要保持心中的火焰不息。
问题一:过去三年,疫情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困难。但是我们看到新航道似乎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口碑持续走高。面对疫情,新航道是如何溯流而上,实现一次次“突围”的?
胡敏教授:谢谢对新航道的关注。你的提问,我想用八个字来回答,就是“知行合一,行稳致远。”
实话实说,新冠疫情对整个教育行业、对国内各个企业,冲击都是不小的,新航道也不能例外。疫情初期,我也有过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时光。我在牵挂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教职员工,我们的学生。
是什么让我们走出来的呢?一个是我时常阅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新航道编译出版了中英双语版《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那段时间,这些书籍成为我重要的精神支柱,我每天清晨起来必定会阅读一个小时。《道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祸福是可以随事态的发展相互转换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说的是万物有时表面上看起来减损了,实质上是增加了;有时表面上看起来增加了,实质上是减损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躁胜寒,静胜热。”说的是天下万物没有完美,承受缺憾是人间常态,难得的是持有一颗清净的心,渡过磨难。
品读这样的经典,我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心态上淡定了很多。既然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儿,那么就把新冠疫情看作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和我们团队的高管,反复思考企业发展的长期逻辑,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出国留学看世界、体验国际教育,是很多家长、学生的刚需,这种趋势、潮流不会因疫情的阻隔而消失,新航道的未来是有希望的!艰难困苦,只能阻碍我们一时,却不能阻碍我们一世。从长期而言,我们总会跨越它。
中国的哲学智慧让我受益匪浅,西方的管理学著作,同样帮助我们从困境中突围。如《精要主义》这本书,就给我很大的启发,如何取得成功?要懂得删繁就简,要有所取舍,要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接受前10%的机会。对新航道而言,我们的主营是出国留学和语言培训,在这个时期更要把力量聚焦于主营方向,拿出最多的资源、使出最大的力气,把它做精、做实、做优,以实现做大、做强、做远。很多企业轰然倒下,就是吃了前期扩张过于迅猛、资金链断裂、回撤不及的大亏。在这场世纪大流行面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心声,埋头苦干,把自己的主营业务做好,把自己这些员工照顾好,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大家看到了新航道这三年,不但没有被打趴下,反而活得还不错,发展势头还越来越好,就因为我们扎扎实实做透了这8个字——“行稳致远、知行合一”。企业能走得长远,其一是思想上的胜利,其二是行动上的落实。思想上我们融汇了中西方的思想精华,行动上我们的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疫情初期,我们迅速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这三年来,我们把“三精”原则(精准学习、精品教学、精致服务)和“4R个性化教学法” (Result结果、Responsibility责任、Review检查和Reward激励)贯彻到教学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行业内优秀人才的招募,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今年暑假,我每周去一个城市,一个暑假去了九座城市,进行了“家有儿女要留学”的大型讲座,帮家长和孩子们规划留学、实现就读世界名校的梦想……
奋斗成就梦想!坚持者赢。这是新航道的核心价值观与校训。它们伴随着新航道走过创业十八年的历程,走过起伏跌宕的三年,相信还会伴随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问题二:新航道的教学理念是“高能高分”,您近年又出版过国内首部论述全球胜任力的专著《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的青少年核心素养》。请问在全球胜任力体系框架中,“高能”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分量?
胡敏教授:“高能高分”,是新航道在创业之初,有感于中国孩子学习了多年英语,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提出的教育理念。能力是基石,有了基石,高分的大楼不在话下;能力是海洋,海水充沛,小河自然水到渠成。
全球胜任力是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能力。2019年3月,新航道推出了国内首部关于全球胜任力的理论专著——《全球胜任力:面向未来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全球胜任力意味着什么呢?它包括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高能”渗透于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无处不在。或者说,“全球胜任力”就是“高能”这一理念的延伸、具象化和落地。在我们新航道的“全球胜任力”模型中,人文科技素养和外语能力是一左一右两根支柱,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硬能力。此外,还需要具备4个C 和中国根基,4C即我们常说的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沟通力(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与创新的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能力的穹顶之上,则是全球视野。 “高能”在新航道“全球胜任力”模型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未来的人才,分数是一方面,更不能忽视的是其核心素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来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文理兼修、既有中国根基又具备全球胜任力,在世界舞台上施展拳脚的青年一代。
在我们出品的《洞见:培养你的全球胜任力》中,能读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如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录取的女孩儿吕江南,14岁就举办个人书法展,两年修完所有大学课程;如先后收到杜伦大学、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女孩儿史一诺,她打动招生官的法宝是她的木刻爱好,“把一件事情、一门手艺、一种学问当做信仰,并一丝不苟地把它做到极致,这就是匠人精神,是一种无上的品质。”如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北京女孩儿勒安捷,她从初中时就在地铁上听英语广播,从《几何原本》开启对数学的喜爱,想摘下皇冠上的明珠;如被康奈尔录取的向宸同学,喜欢RAP,也喜欢二战时期的历史,他是唱着“我们不一样”实现青春理想的。
这些同学,都是高分的获得者,在雅思、托福、SAT等方面取得了过人的高分,但分数是门道不是王道,真正点燃他们小宇宙的,让他们在芸芸考生中脱颖而出的,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众不同的能力素养。在追求所爱的路上,这些孩子们提升了自己,拥有了可以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能力。
问题三:低龄留学:孩子和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中国低龄留学“痛点”及解决方案。
胡敏教授:低龄留学,孩子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1.德,即孩子在思想上自强自立、明辨是非和约束自我的能力。
低龄留学,未成年的孩子,在国内学习期间,有家长、老师的管束和督促,基本上能投入学习。可有些孩子到了国外,没有了管束,就如脱线的风筝,尽情地“释放自我”了。他们不知道如何打发业余时间,便开始玩游戏、刷短视频,更有甚者,沉溺于一些很不健康的爱好,走上歪路,到时候家长悔之晚矣。
所以,家长要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早早就培养孩子明辨是非、抗拒诱惑的能力,持有坚定的目标、坚韧的品格,出国之后,面对复杂陌生的环境,能做到心如明镜,远离纷扰,为远大的理想学习、奋斗。
2.智,即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与沟通能力。
有些家长以为国外的学习很轻松,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被美国著名的加州理工录取,她描绘美国的学习生活: “我忙得连打扮的时间都没有。加州理工对对科研十分重视,我们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要做。”
在美国,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因为没能按时拿到学分,无法正常毕业。国外的学习很考验学生的主动性,很多课后作业是给出一个课题,让同学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来独立完成。这些都需要学生们进行自我激励。
3.可以理解为健康体魄和生活自理能力。
国内这几年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但很多家长还是舍不得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学习去。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到了国外,这些缺乏生活技能与常识的孩子,就比较痛苦。有些孩子只能天天拿美国的油炸食品对付;有的孩子不擅长收拾书籍与宿舍,房间很凌乱。整洁高效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
健康的体魄,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在北大做演讲时,说过当代青少年要有一双翅膀,一只是你的头脑、意志,一只是你健康的体魄。喜欢运动、阳光向上,学业、事业会蒸蒸日上,不可限量。
4. 文化自信、中国根基。
低龄留学,这个时期正是一个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关键时期。有的家长不重视这个问题,认为出国了就出国了,文化根基丢了就丢了,抱有这样的想法,是走不远的。
我的孩子在海外工作,我送了三本书陪伴他,我们新航道编译的中英双语版《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有一天部门开会,他便把自己读过的《论语》中的片段,用英语分享给同事,获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他在老外面前展现出了一个非常自信的中国青年的形象,因此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如果说他这些年在海外取得了什么成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无关系。我们的很多学生,在国外也关注着自己的祖国,希望有机会尽一份力,有的希望学成回来守护国家的金融完全,有的希望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成就,有的在非洲做公益,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中国青少年的美好形象。
海纳百川,同时坚守中国根基;放眼世界,同时知晓万流归宗,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骨气、底气与志气。
此外,低龄留学,要注意回避这些误区:
1.简单依赖排名来选择就读的高中学校。
我们在选择国外大学时,可以参考各种各样的大学排名,但中学是没有参考的。美国中学分类非常复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美国,家长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地理位置、学校性质、学费、选修课程、文体特长的,况且绝大部份走读私立高中,并不参加排名,其中有一些比有排名的更优秀。美国有很多蓝带级别的私立高中,就没有参加任何排名。那么,中国学生的选校标准是什么?是学生和学校的匹配度,作为家长要尽可能找到孩子性格特点与中学风格的对应点。例如较内向的男生,可以选择能包容自身性格特点的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会因性格内向而自卑。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将时间都放在备考托福、SAT、AP等考试高分上。
这等同于把美国的教育读成了中国的应试教育。事实上,美国高中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在申请大学时的重要性,不亚于标准化考试成绩。如果一味将目光锁定在托福、SAT、AP这些考试上,而耽误了GPA和课外活动,那势必容易在申请美国著名高校方面顾此失彼。
3. 出国英语考试成绩好,出国后实际运用能力却捉襟见肘。
我们看到,有些进入美国名校的中国孩子,在学习方面力不从心,甚至退学,他们原本是尖子生,这是何故呢?不是英语考试成绩的问题,而是应用能力的问题。美国的中学不同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美国是没有预科的,这意味着在美国留学前就必须掌握熟悉的英语,真正融入美国当地的环境中还是需要更加流利的英语。这才是留学坚实的基础。
4. 忽视学习学业,认为选择了出国留学可以躺平。
孩子要想表现优秀,在哪里都要努力!美国加州的公立高中惠特尼中学,学生为了获得最高的平均成绩4.0,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杯拿铁,就是为了熬过一整夜。不只是中国的高中生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辛苦。
想靠“出国留学”就逃避激烈的竞争,这是不现实的。要想有一番作为,哪里都躲不开“卷”!出国后,不仅要跟同班同学竞争,还要跟美国本土的大量孩子甚至全世界的优秀孩子竞争。想实现抱负和理想,在哪里都要奋斗不止!
问题四:2019年开始,“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火遍全国。您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活动吗?
胡敏教授: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我们学习英语 ,不只是为了了解西方世界,更希望借助这门语言,参与全球对话,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成就,分享中国智慧。
3年前,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发起了“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通过英语朗诵、创意演说和戏剧独白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各地英语教学改革、国际中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大气磅礴、气象万千。
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倾力支持。厦门大学美籍教授、CCTV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潘维廉教授担任活动形象大使。活动评审阵容汇集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前联合国中文组组长、央视新闻频道首位外籍主播、“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制定者等诸多教育界、学术界、媒体界的权威专家,为活动品质和水准提供了最有力保证。
3年来,活动伴随着疫情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经受了重重考验,从第一届活动主要面向国内青少年,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到第二届活动,增加了来华留学生用中文或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参与人数不断扩大、组织规模不断提升,已成为一项面向海内外青少年的民间教育交流品牌。今年第三届活动,首次面向中国海外留学生开放,把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从国内延伸到国外。此外,今年活动还将加入戏剧元素,鼓励选手们用表演的方式演绎中国故事。
3年来,30万中外青少年在活动中讲述了无数动人的中国故事,从抗击新冠疫情到精准扶贫,从港珠澳大桥到神舟飞天,从我的家乡到中国梦……他们收获了语言能力的提升,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升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能力,也展现出当代青少年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
希望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活动继续取得成功!(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