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保俶塔实验申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的公办名校。她有着红色基因与优良传统,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理想、激情与活力,培养的学生充满智慧、德性和情趣。为了更好地贯彻我校“尊重个性,发展社会性,为了每个孩子更好发展”的办学理念,聚焦学时发展的核心素养,在金戈校长的带领下,我校构建了H2O润泽课程体系。H2O,是水的化学式。两个H分别象征着涵(hán)养学生的德性与情趣,O即Open,象征着开启学生的智慧。该课程分为德育课程(H)、兴趣课程(H)和智慧课程(O)三大主课程,落实于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一、“1+1>2”家校合力,共育申花学子
德育要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突出自主管理,促进自律精神的形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互助精神;创建“美丽校园”,美育学生的心灵。德育的“滋润·交流性”课程多方合力架构,由德育队伍培育课程、学生行为养成课程、家庭教育助力课程构成。
1.1习惯养成,“一行”贯之。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能力等素养,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开设了针对学生主体的行为养成课程,如学科德育课、日常德育课、主题实践活动课、初阳课程等。如我校通过红领巾服务岗开辟了学校少先队德育阵地建设新路径,创建了“申花银行”综合体,即申花银行、申花超市、申花小警察、校园12345于一体的校园生活空间,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聚合综合体。其功能主要包括特有的奖励机制、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理财教育、家校互动、办公场所等,并全面开展理财教育、开放渗透财商策略、有效提升责任担当、切实加强社会参与。
1.2家校合作,“双向”奔赴。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我校针对家长主体设立了家庭教育助力课程,如四季阅读坊、和谐心、家长成长营、五分钟聊育儿等活动,实现家庭与学校优势互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2021年12月10日——12月16日,我校“和谐心”家长沙龙活动在家长们的期待中开办了,接连五天,分别开设了“改变自己、发现孩子、赞美孩子、家长自我情绪管理、为什么孩子爱手机不爱你”五个主题。本次培训还邀请到了省、市、区心理健康名家,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展开沙龙探讨,助力改善亲子关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1.3立德实践,“三全”育人。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渗透德育课程,我校构建了“家—校—生”三方联动课程。比如针对教师主体的德育队伍培育课程包含师德提升课、法律意识强化课、班级管理课,其目的是提升教师的班级文化建设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每学期我校会邀请全国模仿教师黄黎明、浙江省特技教师方海东等专家,通过分享实践案例、方法经验,让育儿智慧真正落地,为老师们的德育工作引领方向。同时,我们也会定期开展一系列“育人智慧微分享”活动,大家都从不同角度并结合真实的案例,探索和研究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彰显了全员德育、全科德育、全程德育。
二、“活动+”趣味发展,共助个性成长
以“活动·自新性”课程为依托,借助申花社团、托管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活动,涵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H),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管理、身心健康发展。
2.1玩转社团,有你精彩。为了践行学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我校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申花弦乐团”成立于2016年,该乐团是在全校社团活动高位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器乐活动团体,为学生和精英乐器手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小神农社团成立于2016年,属于申花科学院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依托浙江大学的部分教学资源,开发了一系列steam课程:豆你玩课程、“炎帝润唇膏”生活工坊课程、小神农桑蚕课程、小神农中草药课程等等。
2.2学后解忧,托管培优。为了响应政府倡导的“让百姓放心、安心”的“工程建设”,我校积极做好学后托管工作,实现“解忧+培优”目标。每位老师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如趣味阅读绘本、特色运动项目、奇迹建模活动、儿童创意美术、小小金话筒等,促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到学后托管的趣味,满足孩子天性,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3与心相伴,快乐自我。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校全体教师关注特殊学生与群体交流的研究。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校配有专业的心理资源教室和团辅器材,两位心理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孩子们的“烦恼”有处说,有法解。我们还会利用班队课,结合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为每学期3次左右。针对一些典型心理问题,每学期有相对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与辅导,为师生引领方向。
三、“学科+”多元融合,共创智慧教育
应着水“适应—延展性”的特征,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打造了一系列的内生外化“适应·延展性”课程。该课程内容具有拓展性,课程要求高于全国或省市通用教材,并实现了合理化提升,主要表现为:课程与学科充分融合,内在于学科,促进学科建设;用课程促进知识建构,学力提升,为申花孩子多元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3.1数据赋能,精准教学。通过对特定数据进行收集和转换,拓展教学空间维度变革课堂模式,转换师生角度变革师生关系,把握知识密度变革教学目标设计,优化评价效度变革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在大数据的支撑之下,教师可以将第二课堂与教学相融合,比如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云上游玩,或是VR眼镜等,实现足不出户的“云上研学”,进一步将课堂的空间拓宽。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评价可以突破时空展现多元性评价,比如游戏化、线上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幸运抽奖放置在希沃屏幕上,还可以利用钉钉平台为学生的作业提出适时评价。
3.2校本推进,博览善达。基于我校校情、师情与学情,鼓励语言与沟通、思辨与善达先行,科技与研究跟进。我校牛津英语课程、语文“博览·善达”课程,其课程要求高于全国或省市通用教材,做到合理性提升,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如每年“申花十佳诗人”评选活动大受学生喜爱,分三个环节进行:海选赛(自由创作,尽抒我意)、入围赛(即兴发挥,临场写意)、决赛(声情并茂,童声传意),最终选出“申花小诗人”小学、中学各10名。在此次活动中,“小花、纸飞机、嫩芽”等这些身边不起眼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都变成了诗中的精灵,它传递着爱、力量、生命,展示着申花的生命力,向世界大声呐喊:“我们是长长长的阳光。”
3.3项目探究,素养引领。项目化学习作为当今全球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抓手之一,对未来学教方式的变革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加强PBL项目化研究的方向性、实用性及融合性,我校教师积极探索项目化活动,明确其核心、内涵和操作流程。2022年1月12日下午,我校一年级全体学生在亚运公园开展了“亚运使者我来当”项目化游园活动。以“亚运会”为主题,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设计整合式的项目测评,让学生在迎接亚运会的情境中考查综合素养,凸显趣味性、人文性、实效性、生活化为本次测评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