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共话教育数字化:“互联网+学校”领航计划公益行动启动大会成功举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2-07-25 | 责编: 雷后兰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大背景下,各行各业从信息科技时代进入数字科技时代,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数字化转型更为迫切。这些年来,技术赋能教育发展经过了持续积累,从以多媒体、局域网为基础的技术应用,到以互联网、云计算、多终端为支撑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再到以大数据与区块链等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应用,我国教育发展正向数字化转型。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为帮助学校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要点,帮助校长更好地做好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整体提升校长面向未来教育的领导力,帮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改革发展,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浙江省网易慈善基金会等共同发起“互联网+学校”领航计划公益行动,并于7月24日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成功举行启动大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全国各区域代表共同围绕“教育新基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等话题,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校园发展等关键问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化处副处长田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磊、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涛、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韩少国、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晓中、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林梅、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与创新部部长石义琦、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网易有道副总裁李勤飞,以及来自北京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昌平区等区域知名学校的信息中心主任出席本次活动,同时,千余名来自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陕西、河南、黑龙江等区域的校长及老师线上参会。

为帮助校长整体把握教育数字化内涵和实现途径,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分享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的基本情况。他从人类时代发展、中国历史方位、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使命四方面明确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大意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既是一项重大任务,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探索。”任昌山表示。关于如何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他认为要基于已建成的软硬件资源,以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并提出了四个融合原则,即高起点融合、高效率融合、高标准融合、高质量融合,切实把数字化战略行动做好、做实,开创教育新局。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认为,当前教育改革进入素养导向、育人价值同步时代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切实进入深度融合境界。“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正从先前的知识传授效能工具,走向教学策略与探究方法开展赋能工具,赋能教师常态化课堂教学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开展合作探究,助力分享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素养培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信息技术助力课堂高质量发展已呈现显效性方向与路径。”

北京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引领区,也是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迈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的先行区,为展现北京教育信息化发展格局,帮助中西部地区更好地获取北京的先进经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化处副处长田鹏、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磊、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韩少国分别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关于教育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田鹏处长指出:数字化建设从两个方面促进了北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即助力教育管理提质增效、助力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田鹏分享了北京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案例与应用成效。在面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上,他指出,目前教育数字化存在的问题聚焦在融合程度和常态化建设方面,“教育现代信息化现在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多元投入的良性常态化机制没有形成,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的活力没有激发。”对于教育数字化发展,他指出要“坚持统筹设计、统分结合;坚持素养为先,育人为本;坚持场景驱动、技术赋能;坚持创新引领、高效发展。”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混合式教学凭借独特的优势正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推动了一线教师线上教学的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吴颖惠肯定了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正向改变,她指出,“线上教学使教学实践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不仅是资源形态的变化,还有评价方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既为‘教书’提供了便利,也为‘育人’提供了支撑。希望人工智能在赋能高质量学习、家校共育,学校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教育,赋能地方教育改革发展深化进程加速到来。”

学校数字化建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部分,而数据是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基于北京市东城区教育数字化实践,李磊主任分享了数据如何赋能区域教育发展。他指出,东城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数据大脑”,“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任务引领下,全区所有融合业务创新应用都是基于数据来开展的,数据已成为我区教育发展的资产”。为保证数字化转型质量,他表示要考虑到数据规范,构建了五级数据目录体系,并依托互联网多源汇聚回流教育数据,真正让教育数据“留”在东城。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了资源,同时使精准布置作业成为可能。此外,他指出数据在日常教研、课题研究、学校治理、校际合作等方面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最后,他分享了数字化建设经验,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等。

智慧校园是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表征,为帮助校长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校园,韩少国校长基于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分别从基础建设、云课堂平台建设、特色发展建设、管理环境规划、德育服务建设、资源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从视听觉和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以及基于网络的双向互动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建立一批功能性实验室,布局集团化办学数字管理平台、成绩分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智学系统、数字资源云服务等,构建了良好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目的是为了使学校管理一体化、简约化,拓宽老师们的知识面,促进教学更加直观和高效,更是为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学生特色发展的需求。”

启动大会还设置了主题圆桌论坛环节。圆桌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涛主持,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晓中、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林梅、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与创新部部长石义琦、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网易有道副总裁李勤飞共同就“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智慧教育建设”展开讨论。

伴随着项目启动大会的成功举办,“互联网+学校”领航计划公益行动也将正式启动。北京市昌平区、上海市徐汇区、广东省东莞市、深圳市南山区、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青岛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浙江省衢州市等十余个区域加入教育新基建公益共同体,并组建区域校长学习共同体,开展骨干校长引领下的常态化协同学习。“我们希望以互联网思维建构开放、协同、共生性学校发展共同体,呈现全国不同区域学校信息化实践生态、有效模式及实践案例,并重点帮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改革发展,帮助校长更好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重要命题,从当下教育改革核心问题入手,整体提升校长面向未来教育的领导力。”李玉顺指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