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朱寿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关键在于文化伦理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姜丽丽 | 时间: 2022-07-14 | 责编: 雷后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习中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近日,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闭幕式在云端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网教育频道共同主办。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华文明为何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中小校园的关键是什么?中国网教育频道策划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系列报道,本期采访了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海外暨港澳台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寿桐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海外暨港澳台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寿桐教授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以人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网:您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寿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中国古典时期各种思想文化智慧精粹的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基本可以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概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语境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它体现的精神指向一定是相通的。

中国网:您能否具体阐述“以人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朱寿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形成,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简单概括为“仁”,孔子讲“以人为本”,孟子讲“仁政”,墨子的“兼爱非攻”也是在讲“仁”,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讲的是“自然之仁”,不同思想流派之间重合度最高的就是“仁”的思想。

中国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朱寿桐:世界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拥有伟大的文化,一个民族的伟大是因为文化的伟大,而伟大的文化的内核,应该都是优秀的、符合人类文明走向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的思想,包含了“仁者爱人”“兼爱”等价值理念。西方有很多类似的价值理念,如“自由博爱”,虽然中西方文化中“博爱”的表述与内涵差异比较大,但双方都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亲和与爱护。

中国网:在您看来,中华文明为何能够成为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

朱寿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华文明没有出现文脉断流、文化断层的现象。这其中有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同时也与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内核能够适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的特质密切相关。无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3000年的华夏文明史,还是可以被考古资料证明的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饱经天灾和外族侵略,却总能在曲折中奋勇前行,不绝如线,并且始终能够保持鲜明的华夏文明的特色。

可以说,中华文明优秀之处在于,对于外来文化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影响力,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历程中不断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然而最终多被中华文明所包容,成为新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因此,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是保持经久不衰的文化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宗教领域一直保持着开放和包容的传统,这也为世界其他文明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中国网: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建议?

朱寿桐:目前,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认知是存在一定程度偏差的。五四运动时期,为了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当时的知识分子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很多批评的意见。现在大众所接触和认知的传统文化,大部分是在现代人阐释的文本的基础上所接受的各种观点,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原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也就是说,大众认知的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的原貌,而是现代人出于各种各样的时代需要所阐释的传统文化,因此会使原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性的内容被放大,导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些内容抱有负面的印象。

这种片面的文化阐释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如被列入元代“二十四孝”之一的“埋儿奉母”的故事,这是一种违反人性的、扭曲“孝道”精神的阐释。我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回归到原典上,在文本原典的基础上阅读和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关键在于文化伦理

中国网: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校园中落地实践?

朱寿桐:对于不同学段和认知水平的学生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有所区别。阅读文化原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关键词是“文化伦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沉淀为人的行为、人的价值规范的一种伦理和道德能力。伦理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觉和评判是非曲直的道德感,青少年正处于文化伦理形成的关键期,因此需要加以引导。例如“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别人和理解别人,如果同学瞪了自己一眼就要以牙还牙,而家长却肯定这种做法,从文化伦理的层面上看,这种做法没有教导孩子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和慈爱友善。

中国网:文化伦理应该以何种方式进入校园?

朱寿桐:文化伦理在进校园的时候,需要融入到日常课程之中,而不是采取活动的形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和看热闹,比方说学习怎样尊重父母,给孩子布置为父母洗脚的任务,如果嘻嘻哈哈的,就失去了文化伦理的影响力了。应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讲述历史人物的抉择和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直观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在当时情境下的权衡和考量,可能历史人物的抉择对于他自己而言是吃亏的、甚至会粉身碎骨,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为后人所称颂,是因为他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会从文化伦理的层面上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所以说,本次致敬活动的主题非常好,是“致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们传递出一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的态度和观念。

中国网:您参与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朱寿桐:各参赛团队秉持着一种非常积极认真、崇敬的心态参加此次致敬活动,从文案的准备、视频的设置、材料的整理、策划的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很认真,反映了此次致敬活动的号召力和内在魅力。

很多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青少年学生”关系不大,因为前者是专家、文化研究者、老师要做的事,但通过参加此次致敬活动,我们会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就在青少年身边,不仅需要青少年去学习,更需要青少年去体验。这种文化形态是融入到我们中国人血脉之中的、天然的文化资源。

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中国网:近现代以来,强大的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您认为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朱寿桐: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军事、宗教、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传播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借鉴的是以教育、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来传播中华文化。五四运动时期,通过引进外国著作和西式教育,使得当时的中国人接受了很多西方的事物。

中国网:在全球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朱寿桐:推动文化创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文化自信”的理念非常重要。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住自己的地位、赢得尊严,文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优秀的一面,进而赢得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尊重。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提升的素养。

第二,与文化自信密切相关的是文化上包容、开放的姿态。只有怀着充分文化自信的心态的国家,才能真正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去对待其他文化。在立定自我、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有高度的自信去看待、包容、审视和有条件地接受其他先进文化,因为它同时也是充实和丰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第三,在全球化开放的状态下,中国学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习惯、东方的思维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优势是任何非汉语母语的文化学者所不具备的,中国学者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权。(文/姜丽丽)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