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特点:育人为本 呼应教材 教考互动 助力“双减”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北辰 | 时间: 2022-06-07 | 责编: 曾瑞鑫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延续近年的命题理念,在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本届考生是第一批使用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学生。因此,试卷在继续发挥育人功能、落实课标要求之外,还在通过呼应教材来导引教学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1. 阅读素材上,关注优秀文化,力求以“文”化人。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选择体现传统文化的素材,有利于考生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认为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多文本阅读选取中国古代典籍的话题,两则材料着重介绍了古籍的价值、用传承性保护让古籍活起来,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前沿技术,材料古今兼顾,通俗易懂。又如,文言文阅读取材于《汉书·贾谊传》,文章围绕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展开,讲述了贾谊主张在实行赏善罚恶的法治同时,要注重道德礼义的教化,材料对礼义教化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其中“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绝恶于未萌,起教于微眇”“礼义积而民和亲”等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选择体现北京特色的素材,有利于引发考生共鸣,加深其对北京文化的认识。文学作品阅读取材于谢冕先生的散文,作者在文中忆述了自己从家乡来到北京,在半个世纪的生活中逐渐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他的生命的过程。文章不仅写了考生们熟悉的北京的饮食、风物与生活情调,还展现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气韵,体现了前辈学者来北京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坚定以及将北京当作精神家园的幸福。作品文质兼美,其题材和主题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有所勾连,无论是作者对南国家乡生活的回忆,还是他对北京历史文化底蕴的理解,都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 写作上,激发考生结合个人的经历,思考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

大作文第(1)题为“学习今说”,考查考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学习”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在当代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意义。题目给出了“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的提示,引导考生多角度关注今人与古人对学习认识的异同,做到常谈常新。古人云,学而优则仕;今天,学习的立意更高远,学习的范围更广阔,学习的途径也更多样。新时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创新型社会中人才观发生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落地等等,都对学习内容、方式、途径和评价标准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应该在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和人民中来发展和成就自己;认识到除了“有字之书”外,还要深入社会,多读“无字之书”。“学习今说”引导考生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响应时代的呼唤,思考学习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题目还高度呼应了新教材必修上册中“学习之道”单元的内容与相关训练,化用该“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练习内容,将“以《‘劝学’新说》为题”的写作要求转化为“学习今说”这一题目,既扩大了论题,也强调了当下的现实意义。题目入手容易深入难,平易中寓有广阔的思辨空间,既能考查学生将自身经验与时代精神、社会特征建立起联系的逻辑性,又能考查学生对当今社会认识的准确度与深刻性,引导学生“切问而近思”,体现了积极的育人导向。

大作文第(2)题以“在线”为题,考查考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导语中提到“网络时代”和“疫情期间”,提示学生要联系、思考时代特征和自身经验,引导考生以“经历与见闻”为素材依据,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具体生活经历与感受体验。这一届考生在高中阶段有很多“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在线”的生活有利有弊,五味杂陈,学生对个中滋味可以有个性化、思辨性的感悟。这个题目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话可说,还能够引导学生盘点、梳理自身经历,正确认识和理解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等特殊情况,鼓励他们发掘其中积极美好的方面,品味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

2022年,是新教材与新高考结合的第一年,也是抗疫攻坚的一年,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的一年。在这样的形势下,议论文和记叙文两个题目呼应现实生活,呼应新教材;同时又相互照应,共同强调了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坚持和改善我们的学习。

二、呼应教材,考试与教学积极互动,助力“双减”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重视与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化用,而不是简单的把课文作为命题素材。其目的是引导教学重视灵活运用教材来落实《课程标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在有效利用课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1.重视基础,考查对教材中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理解、运用。

新教材中的读写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条线索组织学习内容,其中的“语文要素”就是教材提炼出来的本单元应该重点学习的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它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迁移性,反映语文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例如教材中,关于诗歌提到了“意象”“意蕴”,关于文学作品提到了“语言、形象、情感”,实用性阅读提出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古代经典作品阅读提出要“体会论事说理的技巧”“领会作者的观点”,等等。这些作为北京卷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更侧重于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角度进行考查。

2.重视方法,考查对教材中学习任务所体现出的学习方法的理解、运用。

“单元学习任务”是新教材中极为重要的内容,2022年北京卷命题重视与单元学习任务的联系。大作文(1)是在新教材必修上册“学习之道”单元学习任务基础上的深入转化,体现出对任务背后探究与反思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的理解和重视。这种思路在整本书阅读中也有所体现。如《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材在“阅读指导”中提出要“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在“学习任务”中设置“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基于此,试卷第15题引用《红楼梦》第一回的部分文字,要求考生能够联系作品内容、主题解释书名。教材“学习任务”中的很多阐释与试题密切相关,比如“《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正是以《石头记》为书名的理由;而“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从而对社会人生有了独特感悟”则是以《红楼梦》为书名的原因。试题关注前五回的纲领作用和作品的主题,紧紧围绕书名这一凝缩了小说情节主线、思想主旨、价值取向、关键人物以及悲剧意蕴等的关键信息,让考生通过阐释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理解《红楼梦》的多重价值,试题体现出整本书阅读“整”的阅读途径和学习思想。

三、素养立意,重视情境设计,强调综合、探究、开放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活动获得素养的提升,高中统编教材提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基于此,北京卷在以往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素养立意,重视设置情境和任务,指向问题的解决,在综合运用中提倡探究与开放。

解决问题与知识的理解运用密切相关。例如,多文本阅读第1题、第3题,其命题思路是基于材料情境设计的真实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理解从文中获得的古籍的知识,运用知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判断,这样既考查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体现出综合考查的思想。

探究重视思维过程与方法。例如,阅读和鉴赏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文学作品则是这种实践活动所依托的重要情境。文学作品阅读的第18题,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第六段中叙写家乡的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考生需要由点到面的分析文章思路,由表及里的探究文章意蕴,考生在思考推断、提炼归纳、精准表达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开放则体现出在具体情境下,对多角度多层次的合理的个性认识的鼓励。大作文题目在限制中又给予考生开放的空间。微写作,第1小题要求为学校社团写招新启事,第2小题要求学生为核酸检测点设计两米间隔线的标志,从写作上看前者强调“说服”;后者强调“说明”。试题通过设置社会生活情境,要求考生激活相关经验,考生由于生活积累、思考深度的差异,形成多元开放的答案的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水平。此外,在古诗词阅读、整本书阅读、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中,也充分考虑和重视考生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允许有合理的多样化解读,体现出开放的思路。(作者 北辰)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