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当大学者黄天树遇见中小学生,一起揭秘甲骨文!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姜丽丽 | 时间: 2022-04-24 | 责编: 罗天林

4月20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气“谷雨”,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黄天树教授做客中国网教育频道,带来了《甲骨文中的象形字》这一精彩讲座。短短70分钟的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甲骨世界的大门。

首先,黄教授介绍了文字的诞生。在浩渺的宇宙之中,地球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语言大约形成于200万年前,而文字的年龄约为5000多年。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以汉字为代表的意音文字和以英文为代表的拼音文字两大类型文字。在世界上三种古老文字中,形成于5500年以前的古埃及圣书字和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唯独形成于3500年之前的中国的甲骨文历经沧桑、绵延至今。

为什么汉字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呢?主要是因为汉字中的意符万年不变,而声符几百年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以现代的读音去读《诗经》、读唐诗宋词,有時候并不押韵,就是因为声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意符万年不变,所以,中国人可以读懂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不同方言区的人,都能看懂汉字。

如甲骨文的“鷄/鸡”字,“(鳥)鸟”是意符,“奚”是音符。

黄教授认为,以汉字为代表的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二者各有优劣。汉字必将与拼音文字继续并存于世。

接下来,黄教授介绍了六种造字的方法,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明、休),形声(江、河),假借,转注,古代称为“六书”。在汉代,六书是古代保育员用来教儿童识字的方法,并不深奥。

在甲骨文中,出现了大量的象形字,主要有三大类:象物、象人和象工。凡是能“画成其物”的自然界所有非生物(如日月山川)和生物(除“人”之外的植物和动物)皆归“象物”。凡是能描绘的人形及其五官四肢皆归“象人”。凡是能描绘的人类所制造的衣食住行等产品皆归“象工”。

黄教授用一系列动图来演示自然界的万物与象形字的关系。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大自然中汲取了很多造字的灵感,如“日”“雨”“木”“山”等。

还有非常形象的“龟(龜)”字,甲骨文的字形中,有的是乌龟的俯视图,有的是侧视图,乌龟的头、尾、足、甲俱全。

接下来,描绘人体特征和人的五官四肢的甲骨文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栩栩如生的“人”字,头大两手摆动的小孩子“子”字,披发扶杖的老人的“老”字,象人席地而坐的样子的“卩”字,象人张口出气的形状的“欠”字,象人牙齿的“齿”字,象人脚板的“止”字,象人心形状的“心”字,都是先民们在充分观察每一类人群和人的特征的基础上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先民们归纳了各种衣食住行产品的特征,创造了十分形象的“衣、食、鼎、酉、宀、门、车、戈、弓、矢、刀”等象形字。最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向黄天树教授进行线上提问。

问题一:甲骨文的发现具有怎样的意义?

黄教授指出,甲骨文的发现主要有三大意义。一是历史学的意义,将中国历史的“信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据传世文献《史记》记载,有确切纪年的时间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而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纪年。所以上世纪初,很多国外的学者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即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使在《史记·殷本纪》中,商王的世系记载得非常详细,依然有很多人怀疑《殷本纪》的真实性。而在殷墟甲骨文出土后,商代世系从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从而证明了司马迁记载的可靠性。从此,中国历史的“信史”由周代晚期提前到商代,并且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同。不仅如此,中华文化至今已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一脉相承的汉字立下了汗马功劳,甲骨文作为汉字的起源,功莫大焉。

二是甲骨文的发现对考古学的意义重大。上个世纪初,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意义的考古学。甲骨文的发现,引起了殷墟发掘的热潮。1928年,为了发掘更多甲骨文材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了长达10年的大规模殷墟发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由此诞生。

三是由于清末才发现甲骨文,因此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甲骨文的研究材料。目前出土的甲骨材料约有15万片,上面所记录的甲骨卜辞数量非常大、内容十分丰富。甲骨材料的出土,对于研究商周时代的语言、文字、历史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问题二:甲骨文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黄教授首先厘清了“甲骨文的发现”这一概念。周武王伐纣之后,殷代的首都变成废墟,所以被称为“殷墟”,这里世代有人居住、从事农业生产。据考古发现,在发掘隋唐时代的墓穴中就发现了甲骨,但由于历代并未有人识别出甲骨文,所以甲骨往往被丢弃或损坏。所以甲骨文的“发现”,并不是指甲骨文材料的出土,而是学术鉴定的意义上的“发现”。

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甲骨文的发现是在1899年,当时北京城住着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他是清朝国子监的祭酒,类似于现在的清华、北大校长。有一次王懿荣生病了,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去抓中药,中药抓回来之后,里头有一味药叫“龙骨”,王懿荣发现骨头上隐隐约约刻有像篆文一样的刻划符号,作为一位金石学家,他对文字特别敏感。经过考释后,王懿荣将其鉴定为商代的文字,但这只是一个传说,不一定非常可靠。

虽然清末时国家积贫积弱,但清代的金石学、小学(注: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水平很高,因此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虽然是偶然事件,但也有其必然性。

问题三:如何将现代简体字与甲骨文一一对应起来?

黄教授指出,甲骨文的考释是一门科学,有很多方法。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字,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不曾中断,因此很多汉字继承了古代的字义、字形,如《说文解字》中的篆文和甲骨文字形比较相似。1899年发现甲骨文之后,经常采用的考释甲骨文的方法是对照法,将甲骨文与《说文解字》中的篆文进行对照。偏旁分析法也较为常用。汉字是有偏旁的,分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如甲骨文的“雞”,“隹”是表意的,“奚”是表音的,将两部分合起来,字义就容易明了了。

黄教授勉励大家,如果将来想从事文字学的研究,还需要打好基础,如文字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古典文献学等。

问题四:古代的孩子也像现代学生一样去学校学习文字么?

据黄教授介绍,在周朝时,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学”字和“教”字。据推测,商周时代的贵族、史官和占卜人员的孩子也应该像现代学生一样去教育机构学习文字。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提升文化自信。但如果没有对华夏文明的了解,文化自信可谓是无根之木。

作为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可以说是与华夏文明同起同落的存在。汉字是一座横跨古今的桥梁,连接着炎黄子孙数千年来对自然、对万物的认知山脉。

黄天树教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生动有趣的图文展示,让原本艰涩枯燥的理论知识深度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黄教授为学生们搭建了一条跨越古今的知识桥,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和兴趣,还提升了思维品质;学生们既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又领悟到华夏文明的独特之美,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甲骨文,学生们认识到,甲骨文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人类文明史意义重大,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孩子们必将大力传承中华文化的根脉并将其发扬光大!(文/姜丽丽)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