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李君代表:应全面禁止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开放,严控直播打赏

来源: 《中国青年》杂志 | 作者: 徐吉鹏 | 时间: 2022-03-11 | 责编: 曾瑞鑫

“去年,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明确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只能在周末玩一个小时游戏。但事实证明,很多未成年人使用长辈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规定形同虚设。”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届共青团中央常委、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君十分关注网络游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届共青团中央常委、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君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全面普及,网络游戏产业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游戏的开发者、运营者、使用者形成当今社会的新群体,并对社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影响。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娱乐活动,发展势头也异常迅猛。网络直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互动滞后的局限,观众与主播可通过弹幕、点赞、打赏等方式进行即时互动,这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用户也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网络直播的热火朝天,捧红了一大批吸金能力强的“网红”,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蹭流量无底线、直播无底线、网络行乞、数据造假、内容低俗……令人堪忧。

在李君代表看来,加强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的监管整治力度,势在必行。他在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加大网络游戏监管整治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大网络直播监管整治力度的建议》等多个建议。

网络游戏应该对未成年人全面禁止

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和游戏产业、信息产业、娱乐产业等融合跨越发展的产物,具有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和巨大的经济价值,网络游戏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互联网、电信、传媒、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李君代表认为,正因这些肉眼可见的巨大利益让人趋之若鹜,导致网络游戏成瘾与社会定位偏差,产品同质、核心技术缺乏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凸显。

“我们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玩各种游戏来打发时间,站着玩、坐着玩、躺着玩,甚至走路都在玩……这其中就有不少学生,他们小小年纪由于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不仅可能导致眼睛近视、脊椎变形,有的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病症,重者甚至可能死亡。”李君代表表示,网络游戏不仅容易导致年轻人健康受损,更易导致精神疾病,“如果自制力相对较差,就更加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而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此外,网络游戏致使学业荒废,乃至导致家庭破裂、引发社会矛盾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鉴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巨大影响以及当下强烈的社会反映,李君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游戏行业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调查评估,并从五个方面对网络游戏行业进行规范整治。

首先,网络游戏应该对未成年人全面禁止。对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开发商追究相关责任。同时,所有网络游戏开发者必须强制设置人脸识别登录,通过人脸识别禁止未成年人登录。

其次,要加大游戏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运营企业必须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产品上线运营前严格自查自纠,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自觉承担起保障用户权益以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

其三,健全游戏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一是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等级制度,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玩不同级的游戏;二是进一步明确界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范围和对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者的处罚规定等;三是完善网络游戏市场监管机制,明确网络游戏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对游戏分级、内容审核、实名对应认定、家长监控和账户安全等方面监管落实到位,形成以法律法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技术保障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强化网络游戏监管力度。

第四,禁止游戏类产品在网络平台上投放任何形式的宣传广告。李君代表认为,当下最低俗的广告莫过于网络游戏广告,为博用户眼球,提高点击、试玩、下载率,网络游戏广告往往高薪聘请一大波明星代言,再采用大数据推送,甚至推送含有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化内容。因此,他建议在各种网络平台禁止游戏类广告的投放,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信息传播。

最后,建议尽快全面推行游戏分级制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来进行游戏分级,限制不良类游戏面向未成年人开放。

限制直播打赏平台收入,平台抽成最高不超过10%

除了网络游戏外,近来发展势头迅猛的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起李君代表的高度关注。“网络直播随意性强、收益高且违法成本较低,而且即时性直播很难实施监管,当违规甚至违法的网络直播没有被处理时,合规合法的直播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李君代表表示,当下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容易让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让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直播打赏,平台收益巨大,是最大获益方,在规则设计的时候就是以利益最大化来设计,对平台低俗色情等问题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此,李君代表在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大网络直播监管整治力度的建议》中,提出了网络直播平台监管整治的四点建议:

首先,健全网络直播法律法规,强化各部门监管力度。当前的审查制度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应尽快出台官方的审查制度标准。要对审查、举报属实的网络直播和主播实行封杀机制并施以经济处罚甚至是行政处罚,增加其违法违规成本。

其次,建议规范平台规则,关闭平台打赏功能,加强正向引导。李君代表认为,网络直播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观众打赏的虚拟礼物,无利不起早,关闭平台打赏功能后,能有效杜绝主播为获取灰色收益而进行的恶俗、低俗等博眼球和擦边球的行为,能有效净化网络直播环境。同时,要加强正向引导,对于相关正能量的直播和主播账号给予流量扶持。

第三,完善举报制度。网络直播数量庞大,群众举报是当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法规的宣传,建立并完善合适的举报奖励制度,提高举报积极性。

第四,规范打赏类收益平台抽佣标准。“目前打赏类收入已经成为如抖音、快手、虎牙、斗鱼等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据公开报道,某短视频平台一年直播打赏收入超500亿元,目前直播打赏平台抽佣高达50%,可以说是暴利,平台方成为最大获益者。”李君代表表示,如相关部门不能直接将打赏功能进行关闭,则退而求其次,建议对直播打赏平台收入进行限制,严格控制直播打赏、虚拟礼物等平台分成比例,平台抽成最高不超过10%。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