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邱实:在新疆做升学规划的二十年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12-24 | 责编: 罗天林

“欢迎有时间来大美新疆!”采访一开始,邱实先热情地发出邀请。这位土生土长的安徽人,此时却俨然成为新疆的代言人。

2001年,临近研究生毕业的邱实被一段支教新疆的宣传片所吸引,视频里的喀纳斯湖之美让他挪不开步子,于是义无反顾成为一名支教青年。“不到新疆,体会不到祖国之大,不在新疆生活,感受不到新疆之美。”当时年轻的邱实没想到的是,以那次支教为起点,20年来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从2001年到现在,我把将近一半的人生美好时光撂在了新疆,亲身经历并感受着她的变化,新疆是我愿意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回顾这一路历程,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副理事长邱实如是说道。

把志愿填报标语挂在学校墙上,也印进大家心里

高考时,身边人普遍对志愿填报没有太多的认识,邱实想做老师,按部就班填了师范大学,如愿以偿录取就读。可开学一聊分数,发现身边同学比自己低了100多分,邱实才意识到,自己的志愿填报是有问题的。自此,还在大学校园的邱实就开始有意识为身边接触到的高中生提供志愿填报的建议。

几年后,邱实已是英语教育硕士,本以为人们对志愿填报的认识相比当年要有些进步,可来到新疆后,邱实发现高考志愿填报被轻视的现象依然严重,“很多学生都是蒙着报、报着蒙”,事后感慨自己“赢了高考,输了志愿”。因为教授的课程受到很多同学的喜爱,于是邱实向校长建议不同班级由自己分拨授课,这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生。授课之余,邱实便时不时为学生们普及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高中要为大学乃至社会培养预备人才,而不只是让学生能做题、会考试。邱实向领导反映,相比用高考分数来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远不如用“有多少学生进入到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这项数据更合理。面对家长时,邱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高考时,用尽浑身解数也要多考一分,我们给孩子填志愿,怎能不抱着同样的敬畏心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每一分?”

鉴于当时学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重视程度不够,邱实便经常编些简短明了的标语,来通俗易懂地传播志愿填报的重要性,“考得好也要报得好”,“考大学难,报不好大学就业更难”、“高考成功不仅是分数高低的抉择,也是志愿填报选择的赛场”……这些标语被一个个做成横幅或改成形象的漫画,展示在学校。和当时家长的普遍认知相比,这些观点有些“标新立异”但却足够直白,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兴趣,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就这样,凭借一股用心和执着,邱实把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渐渐深入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

“举全家之力,集全家之志,做出一个人生不悔的万全之策。”邱实的这段话如今还被挂在他的办公室里。

一大特点、三个不足和四条预测线

真正开始投身高考志愿填报后,邱实才意识到,和新疆的幅员辽阔成正比的,还有其志愿填报的复杂程度。除了常规的提前批、本科批次、国家及地方专项等,还有极具地域特色的南疆单列、对口援疆、单列类选考外语或选考民族语文等等。志愿填报批次之多,填报类型之繁琐成为新疆志愿填报的一大特点。

就从业者而言尚是一个难题,对一辈子只经历一次的考生和家长来说难免也是挑战。邱实总结,新疆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的不足主要集中在意识不够、信息不全和方法不对三个维度上。

“没人敢蒙着眼睛过马路,但许多人却蒙着眼睛过一生。”在邱实看来,部分家长的意识薄弱,对志愿填报的认识还有断层。“学生辛辛苦苦12年,用尽各种办法想考个好分数,但对于第二次高考——志愿填报,如果家长还不愿意多花一点精力,多利用一些资源,从思想上不真正重视起来,这是对人生不负责任。”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现在考上大学变得简单了,邱实会立刻纠正“考上理想的大学才是关键。”何为理想?好大学+好专业。何为好?适合学生的才是好。

新疆地处内陆,信息相对闭塞。信息不足,家长就容易恐慌;信息不对称,决策便容易有漏洞。邱实总结,信息传递的是政策,隐含的是规则,带来的是红利。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收集信息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步,“很多家长收集信息不全面、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到位,也就无法帮孩子做出科学的升学决策。”

当然也有家长,既有升学规划的意识,也收集了相关信息,但输在方法不对,只看到有利的方面,看不到风险,也就规避不了盲点。邱实呼吁家长要用全方位、发展的眼光了解招生形势、报考高校和政策红利,掌握更多的方法。

为了能让家长用更具实操性的志愿填报方法,深度参与到孩子的志愿填报当中,邱实将自己独创的“数据对比与换算技巧”拆解给家长们。方法的核心是四条预测线,分别是问录线、修弧线1、修弧线2、容忍线。“院校找问录,专业选修弧;修弧线两条,专业不同不乱挑;分数到底亏不亏,容忍防浪费......”当年编志愿填报标语的“基本功”如今又被邱实用在了普及志愿填报方法上。

“往年的录取数据是既成事实,可以参考,但决不能不经过多方对比和规则换算就直接使用,不能缘木求鱼,更不能刻舟求剑,数据不经过对比和换算,是不具备使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邱实经常和家长们强调。

旧高考也需要新理念:用明天的方式规划今天的孩子

每年11月份,邱实就成了“背包客”,不观绮丽河山,而是实地寻访中国大学。迄今为止,他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大部分本科院校,他也被称为大学“活地图”。实地寻访大学首先是对自己服务过的考生回访,了解学生进入大学后和当初报志愿时的认知是否有偏差,如何调整,进而为学生做大学的发展规划。

而更重要的是,邱实的寻访不只是对大学校园的“寻”,还有对学校招生部门的“访”。越是走到发达城市的前沿大学,邱实越惦记遥远内陆的孩子们,他明白,新疆的学生更应该走出来,也更需要机会。就在今年,邱实从深圳大学积极争取到了20个招生投放名额,“西北边陲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模式教育。”这让邱实兴奋满满。

约翰·杜威曾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邱实化用这句话表示,“实地寻访大学的目的就是用明天的方式规划今天的孩子,也必将创造孩子的明天!”

这种“明天”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走访前沿大学,还体现在邱实的规划服务里。随着新高考改革逐步推广,高考选科更加关联大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升学规划服务前后延伸,生涯规划的风潮开始席卷。因此也有人说“新高考改革倒逼了生涯规划的发展”。不过,虽然新疆尚未进入新高考,但邱实却在积极应对,一直坚持前置的升学规划理念,即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以升学通道为突破口,从高一开始结合学情分析和学科能力培养,为学生进行完整的学业规划,引导孩子做好专业选择。“纯粹找我填报高考志愿,我从来都不做,因为我不了解他,每年的4月份前后,我基本就不再接收学生了。”

邱实深知,教育的改革是在逐层推进的,新疆的高考形式也会贯彻国家教育改革方针,紧跟沿海城市的步伐。目前新疆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学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也开始扎根于高中学校及学生家长心中,“虽然我已经做了近20年,但新疆的升学规划行业整体上才刚刚起步,度过了萌芽阶段正步入快速成长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坚持扎根新疆仍是邱实的不二选择。“双减”过后,教育行业都在高喊转型,目睹不断有新人入局,邱实欣慰于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但也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选择这行,就要做到久久为功。邱实清醒地认识到,“从事教育事业不能只靠流量,更要靠‘留’量。”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