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无边界教育李金博:从“分尽其用”到“人尽其能”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11-17 | 责编: 罗天林

“增长一分,干掉千人”,在河南省的高三教室里,随处可见类似的标语。作为土生土长、深扎河南本土的升学规划从业者,李金博十分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就目前的高考政策来说,不需要增长一分,就可能‘干掉’千人,为什么一定要误导孩子?这让有潜能、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忽视了科学规划的价值。”

一份好升学规划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副理事长、无边界教育创始人李金博认为,“不滑档、不退档”只是基本要求,“不浪费一分”也不是最终目的,升学规划最终的衡量标准应该从“分尽其用”走向“人尽其能”。

重思老问题——“河南高考生到底亏在哪?”

“作为河南的高考生,河南的教育资源对您的孩子公平吗?”

在很多场讲座中,李金博都这样问台下的家长。得到的答案也格外一致:“不公平,孩子在河南高考太冤了!”而这时,李金博会立刻指出这种思想的误区:诚然,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高考大省,省内优质高校资源相对较少,但李金博认为,河南孩子最亏的地方不是因为高校少、人多、竞争激烈,而是考生和家长没有升学规划的意识。

以国家三大专项(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为例,河南是农业大省,贫困县最多,国家三大专项的录取分数线几乎能低5-10分甚至超过20分,北大清华的筑梦、自强计划、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也都对河南开放……但这些,很多家长却不知道。

“我们国家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高考的独木桥,构建多元升学的立交桥,打破唯分数论,实现综合评价,可是家长只知道政策来了,却不知道政策如何用,家长的认知水平和高度,限制了孩子向优质大学进取的机会。”李金博指出。

早年间,李金博在大学任教,有幸接触到了行业前辈张恒亮老师,“当时学校组织一批大学老师接受张老师的学业规划培训,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情况、发展情况、潜能情况做全面了解,然后在大学里立足于学生的专业,挖掘出他的潜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接触这种理念后,李金博想到这同样可以应用到高考志愿填报中。彼时的高考志愿填报还停留在“不滑档、不退档”的标准下,追求高的则希望“一分都不浪费”,也就是所谓的“分尽其用”。然一入局就带着学业规划理念而来的李金博却提出,高考志愿填报应该实现“人尽其能”。

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能”?“结合目前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再结合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继而下移到高考选拔制度的改革,最后聚焦到如何让学生应对高考的选拔,形成四点一线。”李金博认为,这也是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逐步向生涯规划师的转化过程,“只有把这四点连成一条线,再立足到志愿填报上,才能达到一来不滑档、不退档,二来分尽其用,三来人尽其能,其实是以终为始,用倒推的理念规划人才的培养。”

“河南那么多考生,虽然经济条件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发达,但是河南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对于优质大学的渴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地区。”这种志愿填报的高需求和升学规划观念高匮乏之间的矛盾,对身在河南的高考规划指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留在河南”对本地人李金博来说多了一份责任。

打出“铁三拳”——“别人靠数据,我们靠技术。”

理念和责任有了,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在河南这个百万高考生的巨大市场里,如何做才能形成自己的本土优势?李金博及其合作团队打出了一套“铁三拳”,并把这三“拳”做成相应专利,对应解决高考升学规划的三个问题。

李金博指出高考志愿填报,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学生能进什么院校,也就是分数匹配;学生适合什么专业,涉及到潜能特长和兴趣匹配;院校专业、兴趣潜能出现矛盾时,如何平衡和取舍。

无边界教育的第一拳“木子马”,就是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测评公式,名字取自研发者李金博和马成功教授两位的姓氏。李金博介绍,这套公式能规避传统位次法和两线差法的弊端,对其进行互补。当招生计划、学校“热冷”程度发生变化,用公式中的15个波动系数进行微调,达到尽可能精准预测该院校的最低录取线。“根据往年实践,这套公式对目标高校及目标专业录取分数线的测算误差能控制到1-3分之间,以此达到‘不滑档,不退档’、‘分尽其用’的目的。”

李金博比喻“木子马”公式是一把尺子,一把丈量考生的分数及其匹配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尺子,相比传统方式大都根据往年数据进行预估,“木子马”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测算的方法,“其他人都在用数据,而我们一直在用技术,这也给其他同行和家长创造一个新的思路”。

2016年,李金博跟着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刘伟教授学习了多元智能测评技术,“国内大都采用三种职业兴趣测评工具:MBTI、霍兰德和多元智能测评。我之前一直用前两者,后来发现多元智能测评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性格、爱好、兴趣,总的来说,多元智能测评能够解决‘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之间的取舍和权衡。”

掌握了多元智能测评技术后,李金博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向上、向下拓展延伸,从开始只匹配对应的学科和专业,向上延伸到对应的职业和行业,向下拓展到对应学科潜能的挖掘、学情诊断,在进行下拓和上延并相互贯通后,“第二拳”也打了出来,即“金博-多元智能测评系统”。

“木子马”作为尺子,解决了目标院校、专业的分数线问题;“金博-多元智能测评系统”解决了专业和职业的选择问题,虽然院校和专业都有了,却还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实际需求:当分数不能够同时兼顾院校专业和兴趣潜能时,作为升学规划师,应该怎样有效指导学生做出决策?这时就得靠“第三拳”:木子马-高考报考原理及应用系统。

“这三项测试技术,实际上是融入了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来服务高考志愿填报。我提出过一个公式:学好+考好+报好=录取好=幸福人生。就是以高考志愿填报为立足点,向前是学业规划,向后是职业规划。”李金博提到,“虽然在中学是分数的竞争,相当于选拔赛,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则是特长、优势、潜能的竞争。从学业规划到职业规划,就是从选拔赛向特长赛的过渡。所以我一直呼吁,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升学规划师,必须要懂学业规划,更要懂职业规划,同时要把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形成一个纽带,才能达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乃至华丽转身,完成从学业到职业的转化过程。”

教育无边界——打破旧模式,探求多元化

李金博的老家河南鹿邑县,也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同是姓李的“本家”,李金博说自己受道家影响很大。“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我理解的道就是边界。而无边界就是要打破家长和同行对于行业的认知和输出方式,突破这个边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更全的服务。”

“有人形容升学规划行业是‘死海不死,蓝海不蓝’。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人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自我感动,靠叠加时间来追求服务量的增加;二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地去卖别人的产品。”李金博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在自己的平台和模式下植入多元化的服务产品,以形成自己的服务链条乃至打造独有的服务闭环,在探求服务标准化、复制化、快速化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效率,深度挖掘个性化。“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理论、本土标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凭借这种经营理念和独创的“铁三拳”招式,无边界教育用一年多的时间在河南当地吸引了上百家合作者。

从事这个行业的时间越长,接手的案例越多,李金博却越发觉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作为升学规划师,其使命不亚于医生,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决定他的方向和发展,因此必须要凭一颗敬畏的心来从事这个行业,才能够对得起社会给予你的价值,并做出同等的回馈。”

如今教育改革的新政策接踵而至,行业走向扑朔迷离,很多从业者面对政策,诚惶诚恐;面对未来,懵懵懂懂。但李金博指出,越是迷茫的时候,大家越应该保持清晰的自我定位,了解行业发展的特征。与其担心政策走向,不如向内自我反省。“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升学规划行业有没有成为这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一个行业要赢得用户的认可、国家的认可、社会的认可,需要每一个行业同仁肩负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营造一个规范化的行业生态,才有底气应对未知的政策和监管带来的压力。”李金博表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