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80后”扶贫干部李贺:皖北平原上挥洒热血青春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张秀明、程慧莲 | 时间: 2020-06-09 | 责编: 曾瑞鑫

2020年1月,寒冬还没有褪去,一场雨夹雪,让此时的临泉县老集镇前于庄村显得格外安静祥和。李贺站在曾经奋战三年的村室里,一册册的档案资料: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危房改造大排查、村道巷道硬化上报计划、旱厕改造计划、教育扶贫与扶志扶智……让他感慨万千,有不舍、有感恩、有释怀,更多的是对这段岁月的铭记,三年的热血青春,就这样悄然结束了。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结对帮扶点临泉县老集镇前于庄村的扶贫干部李贺

李贺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结对帮扶点临泉县老集镇前于庄村的扶贫干部,2017年5月由学院选派驻村。在这片满眼风沙尘土、水质恶劣、土地盐碱化的皖北平原上,李贺一待就是三年。

  李贺被受聘为扶贫地小学法制辅导员

如今的前于庄村,随处可见标准的硬化水泥路;一到夜晚,村里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自来水通向千家万户;新建成的村扶贫厂房傲然屹立……文明新风的气息让人耳目一新。李贺和工作队一起扎根一线,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既输血又造血,既扶智又扶志,实现了定点帮扶村的全面脱贫,前于庄村彻底甩掉了贫穷的“旧帽子”。

村貌“变脸”换新颜

“以前一到下雨天,想出门都难。如今这路修到家门口,出门干活办事,再也不用发愁了。”路修好了,有不少村民都曾经握着李贺的手说过这样感激的话。

  行走在整村巷道建设现场

记得刚到前于庄村的时候,这里道路陈旧不畅通,一到下雨天,根本没办法走。走访的时候,常常是没走两户,鞋子上便沾满了厚厚的泥淖,一天下来,泥泞缠身。从那时起,李贺便下定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让前于庄村变个模样。

  前于-彭庄巷道修缮前

2017年,“五一”小长假刚结束,李贺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驻村点。刚到村里的时候,没有稳定的办公场所,起初,李贺走村串户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在村书记的面包车里“手动”整理完成的。直到后来村室建成,学院给村室捐赠了一批办公设备才解决了办公场所的难题。

  前于-彭庄巷道修缮后

相比办公设备的稀缺,群众基础薄弱、群众信任度低是扶贫之初摆在李贺面前更重要的难题。“刚到村里的时候,有些群众对我们存在偏见,认为我们是来‘镀金’的,不愿意相信我们。”面对群众的质疑和不理解,李贺暗暗告诉自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终于,无数个白天与黑夜,一家一户摸排贫困户信息的走访,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忙碌的身影,接到群众求助电话时的耐心与真诚,扎根村里一待就是三年的执着和坚韧……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对李贺有了信任和依赖。

如今,在前于庄村,整村巷道建设达到90%以上,安装路灯共97个,建成5座公共卫生厕所,全覆盖推进沟塘清淤,完成全村电网改造。前于庄村残疾人康复室也正式投入使用,村村通广播,宽带全覆盖,让群众共享信息成为可能。新建的3个文化广场和新修缮的村文化室,更为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栖息场所。

倾情帮扶暖人心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些孩子们收到我们捐赠的图书时灿烂的笑容和愉快的欢呼声。”李贺笑着回忆。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李贺,对于图书的渴望历久弥新。童年时代想被无数课外书包围的梦想终于在上大学的时候如愿以偿。他说,他特别希望帮扶村的孩子们也能够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从小就可以感受走进图书馆的那种幸福和满足。

  警官学院向文博学校捐助教学电脑20台及信息化教学器材

在国家扶贫日到来之前,李贺积极联系学院和帮扶村的文博学校,一边联络组织学院教职工“捐一本书献一份爱”,一边联系文博学校开辟阅览室。终于,在国家扶贫日这天,将4000多册图书杂志送到孩子们的身边。那天,他搬图书、摆桌椅、整理书架,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文博学校第一个图书阅览室就此建成,这成了李贺心中小小的骄傲。“扶贫扶智双不误”的号召,在李贺的行动中一点一滴地被落实。

  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进行养老保险年度审核

扶贫扶志,不仅要从孩子们抓起,还要关注普通的老百姓。“以前,一到晚上,外面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大家都待在家里打牌、看电视,也不出门,现在热闹多了。”村民见证的这些改变,正是李贺曾经坚定意志想要完成的事。他曾在自己的扶贫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相比肉体的困苦,精神生活的枯燥才是更致命的。”

刚到村里的时候,无论是镇上还是村里都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只能窝在宿舍里看看书、听听音乐,但日子久了也觉得无聊。更何况还会时不时停水停电,一停电,无边的黑暗真是要把人吞噬的感觉。

李贺想,自己来这儿只是两三年的时间,但是村民们却要祖祖辈辈、日复一日过这样的生活,“真是太难了!”

所以路灯安装、文化广场、村文化室、村村通广播、残疾人康复室、宽带全覆盖、全村电网改造……这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李贺都格外尽心尽力。村里水、电、路、网都通了,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脱贫的‘硬伤’没有了,但依然存在短板。”长期的走访调研,更让李贺了解到这里还处于粗放型务农阶段,农业技术很缺乏。有很长一段时间,李贺吃饭走路都寻思着,怎么把技术服务引进来。

后来,通过送教下乡、村文化室引进生产技术科普读物、广播播放生产技术指导讯息、产业带头人田间地头指导等方法,农产品产量大大提升。目前,前于庄村已初步形成以红薯、生姜、芝麻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20万元。

帮扶村还有不少因病因残致贫的百姓,这些百姓,绝不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被落下。李贺通过努力,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争取为这些贫困户设置公益岗位,或者将他们引进到扶贫厂房,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取稳定的收入。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李贺倾注了全部的热血和青春,他早早地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了。他说:“我日日夜夜挥洒汗水的土地,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变好了。作为一线扶贫干部,所有的辛苦,全部都值。”

坚守一线舍小家

“李贺在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攻坚克难,针对帮扶村的民生短板和差距,积极协调教育、卫生、体育、交通、水利等各部门,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徐基福对李贺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说:“李贺敬业专注的工作态度,激昂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家都看在眼里,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年轻人。”

然而这样的优秀背后却包含了李贺极大的付出。驻村三年来,他经历了人生中非常艰难的时刻。2017年扶贫任务的到来,让已经计划好的婚期被推迟。长时间的走村串户和培训会议压缩了和女友的联络时间,两人聚少离多,感情也渐渐生出了矛盾。2018年,相恋多年的感情就此结束,那是李贺第一次感受到无助甚至绝望。

然而“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只有义无反顾。”李贺擦干眼泪,选择继续坚守岗位。

就在分手之后的四个月,正在工作的李贺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母亲脑出血复发被送进医院。李贺立刻请假连夜赶往老家医院。见到母亲时,她已经转入重症监护室,看着在ICU病房里头上脸上插满管子任凭如何呼唤都没有回应的母亲,那一刻,李贺的心都碎了。

高中之后,李贺就很少回家,但母亲对他的影响很深远。“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要像个男子汉一样。”李贺说这是母亲对他最深切的教导,“当初面对扶贫任务,就连自己都有一点担心的时候,母亲最先站出来支持我,坚定了我服从组织安排的决心。”

一边是重病的母亲,一边是扶贫攻坚的任务,李贺想过退却,但依然咬牙坚持了下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李贺都是临泉帮扶村、合肥、萧县老家三地连轴转。“没能更多地陪伴母亲,我心里十分愧疚。”李贺眼里噙着泪花,“特殊时期,我不能抛下村民不顾。”说这话时,他的眼里又透着坚定。

如今,李贺的母亲仍然处于植物人状态,很多人都劝李贺放弃,但是他明白母亲对于他的意义,他也绝不会放弃。他愿意一直守护着母亲的生命,就像当初母亲守护他的梦想一样。

三年的扶贫时光一转即逝,三年的摸爬滚打,李贺实现了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在帮扶村的点点滴滴,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需求,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真正体会到习总书记说的那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年4月,临泉县顺利通过验收,正式退出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交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答卷。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县人民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李贺说:“很幸运,我能成为脱贫攻坚摘帽队伍中的一员。很骄傲,像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一样骄傲。”

如今的李贺,已经回归到自己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会铭记这神秘而又神圣的三年扶贫时光,将来在课堂上说给自己的学生听一听,告诉他们“初心”的力量。他更希望有一天母亲能够醒来,他坐在床边,和她说说让自己骄傲的扶贫那些事儿……(张秀明、程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