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从中国勇士登顶珠峰的气象保障服务,谈未来校园气象科普教育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6-08 | 责编: 李颖

image.png

珠穆朗玛

世界之巅

2020年5月27日11时整

登顶!测高!成功!

时值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五星红旗再次飘扬于世界之巅!这里将诞生一个新的“中国高度”。

无限风光在险峰,气象保障成功登顶珠峰!

60年前,中国人第一次在珠峰展开五星红旗。那一次,气象保障便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后,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气象是冲顶最后阶段的最重要保障。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登顶珠峰的气象保障大事记:

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气象部门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了解服务需求。

5月7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服务队前往珠峰大本营,开展气象探测保障,每天早晚各一次向登山测量队提供珠峰北坡海拔6000米、7000米、8000米和9000米的温、湿、风、压等高空气象数据。

image.png

5月12日,由于攀登路线积雪过深,高空风力过大,第一次登顶计划未成功。

5月16日,登山队第二次向珠峰顶峰发起冲锋。5月21日,受印度洋气旋风暴“安攀”外围云系影响,珠峰海拔7797米以上区域持续强降雪,且路面积雪过深,第二次登顶计划搁置。

5月21日,气象工作组前往珠峰大本营。5月23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正式进驻珠峰大本营,开展现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保障;中央气象台每日发布珠峰区域集合预报指导产品。首期《2020珠峰高程测量天气专报》发布。

5月24日,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6500米营地出发,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

image.png

5月26日下午4时45分,登山队安全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此时,考验两位气象预报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指挥部需要27日凌晨至上午的精准天气预报。在反复查看GRAPES数值预报模式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图、参考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基础上,连夜与自治区气象台加密会商分析环流形势,申请加密施放探空气球……两位首席预报员连夜奋战,给出最终的判断:27日凌晨至上午11时,海拔8000至9000米高空区域为多云间阴天,风速12至20米/秒。

冲顶!根据天气预报,27日凌晨2时10分,登山指挥部做出了冲顶的决定。上午11时整,登山测量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

此次登山的最大保障是什么?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气象保障就是我们冲顶阶段最大的保障,精准的每3小时预报为成功冲顶提供了必要条件!”

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登极取义,知天知己

2019年上映的影片《攀登者》带大家回顾了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故事。其中,由章子怡饰演的气象学家更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其人物原型,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名誉主席高登义。

1966年,年仅26岁的高登义接到一项绝密的科研任务:参加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科学考察。赴珠峰的任务,是研究和考察珠峰地区的天气特征。当时在国际上,山地环境气象学还是一个空白领域。从1966年开始,高登义将大气环流方面的理论与喜马拉雅山脉局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结合起来,用于攀登珠峰的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并开创了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

image.png

▲ 1966年,高登义在珠峰大本营测风速

登山家王富洲等曾以登山队党委的名义致函中科院大气所,称赞高登义是“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西藏气象的眼睛”。而愈是这样,高登义对自然就愈敬畏,因为他时时在感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1966年,我刚去的时候很年轻,仅仅26岁,朦朦胧胧当中,我认为征服大自然是可以的。”高登义说,“但是后来,我去了8次珠峰地区,特别是1975年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珠穆朗玛峰的气候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我们只有认识它越深刻,才能利用得越好。”“登极取义,知天知己”,高登义用八个字来概括自己的气象科考生涯。

image.png

同样的道理,人类不能只想着要征服大自然,而应该去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更要适应大自然。气象作为我们身边的科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气象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防御自然灾害上,更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大到粮食生产,小到平安出行,气象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气象。

关注气象、发展气象、利用气象,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一项关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重大行动。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大力提升与我们生活相关的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为了人类的安全和福祉,让孩子们与气象交朋友

气象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科学的海洋。我们需要倡导广大中小学生与气象做好朋友,让他们去了解气象、关心气象,养成每天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事宜;学会气象观测和预报,并关注气象防灾减灾,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伴随着校园气象站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与壮大,这颗梦想的种子,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等待着长成参天大树。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未来优秀的气象工作者,并最终服务社会。

image.png

专家认为,气象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气象科普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校园气象诞生在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培养人的事业密不可分。天气的变化与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天气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气象是比较容易开展研究的对象。

校园气象科普基地是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活动的有效场所,是弘扬气象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气象科普基地与学校合作的创新途径,可以更好地发挥气象科普基地的作用,提高青少年的气象科学素养。

image.png

回顾校园气象站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悠久的历史。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科普部副主任刘波介绍,上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便开始积极倡导气象站进校园,并率先在他任教的东南大学创建了校园气象站。新中国成立后,校园气象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校园气象站再度兴起。

气象科普如何进校园,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以下方面更多思考和实践:

未来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校园气象科学实践与社会资源利用;

如何将气象与社会资源更好地应用于气象科普教育;

校园气象科普创建中的主题、载体与内容的选择;

校园气象科普校本教材与教具的开发及其推广应用;

校园气象如何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未来互联网+校园气象科普;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评估;

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意义。

“未来气象家 ”培养计划,引领STEM教育落地

STEM课程体系最早起源于美国,强调学科融合,是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逐步开展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气象STEM课程,就是突破以往的气象课程和科普宣传模式,将气象与中小学校园教学里的各个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独特的气象STEM体系,大量增加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实践)环节,是在中小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崭新模式。

近几年,各地中小学纷纷探索并实践气象STEM教育。上海市普陀区恒德小学就推出了改建一新的“STEM气象探客体验室”、“模拟废水收集处理池”、“块状根、茎观察桶”、“水生态种植试验池”等新建的气象生态学习场所,校园内建设了融合STEM理念的爬藤结构菜园、微湿地、太阳能灌溉系统、太阳能曝气系统、太阳能菌包加湿器,展示了 “气象scratch游戏编程”、“气象创意传感器应用设计”、“绿色垃圾分类”、“玩转气象桌游”等近10门社团活动课程。

image.png

气象科普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今,我国把气象教育普及、气象科技普及等气象人文环境建设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气象科普工作,建设更多校园气象站,打造中小学生科学实践教育的园地,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联合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未来气象家”培养计划,联动全国中小学校,以校园气象站为联结点,以AI人工智能赋能气象科学,打破校与校间的时空界限,以气象联结校园,用科普彰显特色,构建气象科学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创新学校育人模式,打造“气象教育特色学校”,为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培养一批未来气象家。

首先,该计划将在全国中小学校建设校园气象观测站,作为培养“未来气象家”的实战场所。校园气象站严格按照常规气象站的要求建造,不但可以参加常规气象网络的情报互供互换、资料对照,为气象部门提供专业观测数据;而且,学生在校园气象观测站中可对日常天气实况、重点活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气象状况进行自行观测与传播,在气象观测中学习了解气象知识。

image.png

同时,该计划以未来气象家系列课程为核心,旨在培训中小学生以下核心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创新、实践操作、求真务实、逻辑思维、协同发展等综合能力。课程强调“学以致用”,采用“交流讨论-发现问题-积累知识-提出方案-动手实践-检验成果”的教学链条,通过各类课上、课下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广大学生以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助力合格未来气象家的培养。

image.png

系列课程以项目式(PBL)学习为理念,以气象学知识为基础,结合“风力测试仪”、“风力发电”、“人造小风车”等气象小实验,将课本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该计划还推出了包括《走进世界气象日》、《透过澳洲山火看气候与人类的关系》等气象科普系列微课程,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讲解,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一场气象知识科普盛宴。

image.png

此外,该计划借助“拓展性”实践活动的方式,切入当前的科学课程及STEM教学课程中,通过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实现校园气象活动落地实施。

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包括四部分:

第一、空间建设:打造校园气象观测站;

第二、课程构建:提供一站式课程服务方案;

第三、社团打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第四、定向培养:塑造未来气象家。

目前,首批100所气象教育特色学校还有部分名额,欢迎有条件、有意向的学校申请(咨询:13269975097 张老师)。我们期待通过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仅让气象科普更深入基层学校,更希望为国家气象事业培养一批未来气象精英,奋力书写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新篇章。

供稿: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