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高校毕业生返校 校内实现“全轨迹跟踪”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 时间: 2020-05-29 | 责编: 刘佳

中国网北京5月28日讯(记者 刘佳)一年一度凤凰花开,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挥别校园的时节。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流程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波折”些。阔别近5月,下周,北京高校毕业生终于能重返校园,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道必修课”。

本周三(5月27日),北京化工大学50名师生代表模拟返校流程,为6月6日毕业生大规模返校提前体验。在智慧化校园中,学生校园行迹“全纪录”,无论进出教室、宿舍、图书馆或食堂,进出门处的二维码都将记录学生行动轨迹,为“万一”做万全准备。

北京化工大学模拟演练毕业生返校(摄影/中国网记者 刘佳)

斥资百万 全员核算筛检

在当天的入校演练中,多数为假期期间从未离校的学生,还有部分是学生辅导员。经过入校前的“绿码”验证、行李箱消毒、测温等常规环节后,学生方可进入校园。但这并不是他们入校前的“第一道关”,安全防疫从学生还未抵校前就已经开始。

据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许海军介绍,为将防疫风险切实挡在校门外,此前,学校特别安排122万元专项资金,对所有返校学生,除近期未离京并连续14天居家观察且无症状的学生外,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所有从中高风险地区(含湖北)返回的教职工,实施全员检测,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且核酸检测呈阴性方可返校。对所有从事公共服务的后勤人员,实施全员检测,共计661人,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上岗。确保不带病入校。

校内通行证 随处皆“扫码”

进教室上课、到食堂打饭、去图书馆借书,无论学生前往何处,只要在校园,就必须手持“通行证”——手机扫二维码,精准定位行踪。

许海军介绍,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都已经设置了“进门出门扫一扫,位置路线报一报”的提示标语和二维码。这是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依托校内基础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师生校园行动轨迹实时追踪系统,目的就是清晰了解师生的实施行踪轨迹,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管控和处置。

“我们不但可以实施追踪师生个体的行踪轨迹,还可以精准确定特定人员在某时间段、某地点周边人员情况,这对第一时间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情况非常有效,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实际工作开展,这也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征说。

毕业生分7批次返校 非毕业生本学期不返校

按照北京市教委规定,6月6日,除毕业生外,高校其他年级学生暂不返校。为保证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生的顺利毕业,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门必修课,北化工将毕业生分为7个批次,在40天内完成全部毕业生的毕业工作。

按照学校安排,6月6日,第一批部分研究生将率先返校;6月15日至6月底,本科毕业年级分3个批次返校,每批次约1000人;7月初至7月16日,毕业年级研究生返校。根据2018级本科生课业情况,利用秋季学期开学前2周完成春季学期未完成的课程。仍无法完成的实践课程,调整至秋季学期进行,利用晚间、周六日等时间进行补课。

中国网记者了解到,非毕业年级各类课程的期末考试全部以线上方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