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2020两会手记(四):把“双向发力”落到实处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朱永新 | 时间: 2020-05-22 | 责编: 曾瑞鑫

5月21日,晴

昨天晚上10点左右,北京下起了小雨。几声春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早晨4点50点起床来,推开窗,空气更加清新了。

打开手机,看到了朋友发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彻底战胜疫情的道路上,我们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于当地时间20日称,世卫组织在过去24小时内收到10.6万例新增病例的报告,系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最大增幅,近三分之二的病例由美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四个国家报告。疫苗或者特效药的研制,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完成每天的晨课。读《第一次去图书馆》。这是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家齐藤洋和插画家田中六大联合创作的图画书。作者通过走迷宫、辨别真假、找一找、找不同等各种游戏,全面介绍了关于图书馆的各种常识、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如何参加图书馆的各种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掌握图书馆的各种知识和规则。

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中国的父母很少带孩子去图书馆,读了这本书以后,不妨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当地的图书馆去体验一下。也由衷希望,图书馆建设作为推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有着更大的发展。截至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为3166个,其中上海、北京两市公共图书馆总量分别为24个、23个,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0万人才拥有1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有1000多所,其中学术和专门图书馆有400多所,平均不到4000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还任重道远。

上午10点举行委员小组预备会议。我作为召集人主持会议,传达了昨天下午委员小组召集人会议的精神。选举产生了小组组长,我被选为组长为大家服务,姚爱兴、张雨东、陶凯元、黄震四位副主席当选为副组长。每年两会都有一场本界别小组关注的热点问题,前几年讨论了教育、文化的问题,今年就出版传媒问题继续资政建言。确定界别小组讨论的热点问题,确定把《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作为民进组的讨论议题。因为今年两会会期缩短,提案也需要相应提前交,向委员们介绍了今年民进组提案准备的相关情况,也就此机会介绍了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新的形式《每日社情》。

上午会议期间,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重庆市委会主委陈贵云带来了82岁的老民进会员、原重庆市民进副主委、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曾庆宇老师的三个手抄本和剪贴本,其中有一本是我发表在《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的相关文章的剪报和笔记。

曾庆宇老人是全国优秀教师,酷爱学习,写了25本日记,摘抄本达146本之多。她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牵头组织成立了专门培养青年教师的“重庆市市中区中青年教师教材教法学习研究组”。她1981年参加民进,积极参政议政,对组织一往情深。1999年,针对长江下游某县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她专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检查团何鲁丽和朱开轩汇报,撰写了《关于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建议》。

陈主委告诉我,曾庆宇老人至今仍然一有机会就积极参与民进活动,献言献策。作为晚辈,被她称为“偶像”,我实在诚惶诚恐,请陈主委带一本我的新书《春天的约会》,表达我对她的敬意。正是这样满怀热忱、终身成长的会员,正是这样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让民主促进会有了感染力,生命力,有了吸引力。

中午‌‌读到民进网‌‌发表的《民进先贤赵朴初的政治贡献》‌‌一文。今天是民进中央原名誉主席赵朴初先生去世二十周年,今天民进在上海举办了相关纪念活动。‌‌‌‌时间过得真快。‌‌2012年秋,‌‌赵朴初铜像揭幕仪式‌‌在安徽‌‌省太湖县隆重举行,‌‌我代表民进中央‌‌专程前往‌‌参加了揭幕仪式。‌‌在青山绿水之间,‌‌看着‌‌雕像的容貌‌‌栩栩如生,‌‌似乎仍然‌‌伴随在我们身旁。‌‌2015年秋,我‌‌参加了《‌‌赵朴初全集》的‌‌出版启动‌‌及编撰研讨会,也再一次深受感召。

作为先贤,赵朴初先生‌‌有‌‌无数思想都在‌‌继续‌‌指引我们。还记得我刚到北京工作时,刚刚半百之年,我特别请朋友撰写了一幅赵朴初先生的诗词,挂在办公室里督促激励自己:

百年刚过半,炎炎日方时。

松劲每因冷,梅开不恨迟。

长鑱诗可喜,远道马能师。

待共湖山乐,东风拂鬓丝。

先生在世时,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格外简单,‌‌我也记得格外清楚:“‌‌知恩‌‌报恩。”可能正是‌‌这样‌‌一句大道至简的语言,‌‌让‌‌赵朴初‌‌一方面‌‌是‌‌虔诚的佛教徒,‌‌一生慈悲佛心,‌‌一方面‌‌又是爱国民主斗士,‌‌一生为民奔走。前辈们‌‌当年都是‌‌抛头颅洒热血,‌‌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民族、为天下苍生寻路,‌‌如今我们‌‌所做的与之‌‌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把前辈们、把人类中这些伟大的精神一代代传扬下去,恐怕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意义。‌‌物质‌‌永远没有精神‌‌流传‌‌更久远,‌‌影响更深刻。

下午2点,乘车去人民大会堂。

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在庄严的国歌奏唱完毕,全场所有人保持起立,默哀一分钟,对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全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悼念之情。这项议程,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的提案,她在今年2月19日提交了这份提案,发出的第二天就收到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的回复,“已经转送全国政协办公厅”。5月6日,确认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这个默哀仪式。肃穆庄重的一分钟,凝结着对勇者的感恩,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对未来的期待,愿“抗疫精神”能够让我们国家继续交出各行各业的漂亮答卷。

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主持。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听取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考虑到防控疫情的需要,两个报告用的都是简版,整个会议只有一个小时。可谓史上最短开幕式和最短报告。

汪洋主席的报告全文一万字左右,报告时又用的是删节版,只有6000字。报告虽短,内容却非常丰富,而且扫码还可以看到更加充实的图文并茂的材料。

汪洋主席在报告中对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政协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讲了三点意见。

虽然汪洋主席对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花费的笔墨不多,但是,这一年多来的工作的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这一年,中央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和人民政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70年的历史贡献,精辟论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使命任务、根本要求、着力重点,深刻揭示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关系,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

这一年,举行了“我和我们的政协”为主题的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系列活动,全国60多万各级委员参与其中当主角;2100多名政协委员每人录制了1分钟视频,介绍履职情况,展示个人风采。

这一年,推出了10期委员讲堂特别节目,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故事;组织132批2149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感悟初心使命的专题参观考察。

这一年,面向全国各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征集了1400首主题歌曲歌词作品,评选表彰了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的重要提案活动。

这一年,举行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政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把互联网优势同政协协商特色结合起来。

这一年,建立防控疫情读书群,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为抗击新冠肺炎建言谋策1300多条,按“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先以参阅件形式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参考,发挥了作用。

这一年,委员们在人民政协的平台上发光,在本职工作的舞台上发热,提交的5488件提案中立案4089件,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40个重点提案,大部分提案得到采纳。

的确,这一年政协工作的成果丰硕,可圈可点。这一年政协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国之治中不可或缺的“政协力量”。

在汪洋主席的报告中,印象最深的是他所讲的第三部分《固本强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其中谈到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有序有效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深入做好凝聚共识工作三个关键问题。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问题,汪洋主席用了三个“不是……而是”的排比句: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构,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政治优势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发扬民主、参与国事、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是“和”政协协商,而是“在”政协协商。只有明确政协的这个定位,才能更好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现人民民主,体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关于人民政协如何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汪洋主席继续用了四个“不是……而是”的排比句: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相互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所以,要摒弃视不同意见为“添乱”,把强加于人做共识,将沟通商量当“麻烦”等错误观念,以道交友,以诚待人,以理服众,以商求同,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团结——批评——团结增共识。

在讲话的最后,汪洋主席要求政协委员要努力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无论是在人民政协还是在本职岗位,都应该珍惜荣誉、知责思进,不存旁观之心,不为消极之举,不图名利之得,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成为民族复兴的正能量。

以“不是”拨开疑云,以“而是”定位使命,阐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促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汪洋主席“浓缩版”讲话时间虽短,信息量很大。这个简洁有力的开幕式,正式启动了2020两会的新航程。

下午电闪雷鸣,下了一会儿雨。会议结束后,朋友告诉我,闪电之际,正是我们的默哀之时。

上午10点,《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客两会对话”正式播出了访谈《在线教育要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

今天的《人民政协报》发表我的《永新日记》两会专栏文章《努力把“精简版”大会开成“精华版”》。

今天《新京报》发表我的政协笔记《读书是政协固本强基的大事》。

今天香港《大公报》发表了记者朱烨、凯雷的专访《朱永新:在港澳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下午会议结束以后回到驻地,开始写作《人民政协报》和《新京报》两个报纸的专栏。

傍晚7点30分,完成两篇千字文的初稿,开始跑步。一边跑,一边思考。正好是华灯初上的时刻,下午的骤雨让气温下降,感觉格外清爽。在身边三三两两的人群,有的是应记者的邀约,在做“散步式采访”,在本届两会规定不允许在房间里接待采访后,大家都英雄所见略同地采取了这种方式,也有的是委员之间三五成群地一起交流,一起散步,想来这也是全国各地的委员们分别最久的一次,无论是提案建议,还是心得体会,彼此之间都有很多话要说。

北京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在跑步中看见了介绍相关信息的公告牌:“垃圾分几类?北京市生活垃圾分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不由得想起了有的宣传册上的另一种介绍方式:可以用猪为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猪可以吃的叫厨余垃圾,卖了买猪的叫可回收物,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猪都不吃的叫其他垃圾。显然后一种介绍方式更为鲜活、有趣,几乎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能得到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晚上8点45分跑步完毕,开始整理完善今天的手记。

晚上9点40分,收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发来的一首他题写的怀念赵朴初先生的诗,十分动人。他说:“朴老是国宝,特别是统一战线的特殊人物,很值得景仰和学习。我们不应该遗忘他。故有感而作。”

《为赵朴老西行二十年作》

大愿大行,菩萨志意。

庄严利乐,道在人世。

不舍有情,济衰拯溺。

弘教龙天,起颓振义。注1

慧通释马,圆融三谛。注2

和合津梁,家国宝翊。

是善知识,众妙身系。

字莲诗瑰,文雅曲逸。

月朗风清,花明水碧。

寻觅何劳,慈光永熠。

晚生未及,云山仰忆。

一瓣心香,虔寅以祭。

注1:佛教亦称义学。

注2:朴老首倡佛教“三圆融”,即把佛教教义圆融于社会主义,圆融于维护国家民族,圆融于促进世界佛教界友好交往。

临睡前,读汉尼斯先生的《要领》一书。这本书结合汉尼斯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16年的经历,以及他创办美普斯科技公司的过程,概括出领导力的重要内涵,谦逊、本色与信任、服务精神、同理心、勇气、合作与团队配合、创新、求知欲与终身学习、讲好故事等。每一项内涵的认识都是情理交融,充满哲理。

譬如关于谦逊,他认为,自信是领导力的核心,但是谦逊则是自信力的核心。傲慢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谦逊才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色有真实的认知。他指出,谦逊的品质决定了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动力。要时刻记住:“成功包含幸运的成分,你不是房间里面最聪明的人。”前些天与这本书的译者、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见面,约定5月31日左右与汉尼斯、杨斌一起,我们做一个直播对话。所以,利用会议的间隙再读这本书。

晚上11点洗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