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江职院:创新职教模式,培养跨境电商“国标推广大使”
近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蜀顺云仓学生团队聚焦跨境电商行业痛点,以《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运营管理要求》(GB/T 43291-2023)国家标准落地应用为突破口,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发场景化工具包与认证激励体系,助力中小海外仓企业破解“看不懂、做不起、缺动力”难题,使行业标准渗透率得以提升。
直击行业痛点
学生团队成“国标推广大使”
据统计,当前跨境电商海外仓行业国家标准落地率不足,许多中小企业因成本高、理解难、缺乏专业人才而难以执行。针对这一现状,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蜀顺云仓团队组建了一支由高职学生组成的“海外仓国标推广大使”队伍,将课堂所学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开发出国标转化“三件套”工具包——包含短视频解码库、国标达标测评小程序和“千元升级方案”,帮助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标准化改造。
“我们通过短视频拆解国标条款,利用小程序推广和企业自测合规水平,再提供定制化改造方案,让企业看得懂、用得起。”该团队负责人张贺宽介绍。目前,该项目推广已获得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成都市跨境电商协会及多家跨境电商企业的认可。
“做中学、学中创”
探索职教育人新模式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在此项目中,学生团队通过真实场景任务,掌握了跨境电商运营、标准化服务、数字化工具开发等复合技能,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赋能”的转变。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多重社会价值:一是填补了国家标准从文本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断层;二是通过“工具包+认证激励”模式,降低中小企业标准化改造门槛;三是为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提供了新范本。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行业问题的解决者和国家标准的传播者。”长江职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更创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形式。“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海外仓‘国标推广大使’团队规模,联合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建海外仓标准实训基地,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图/文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