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峨眉二小:春意盎然研味浓,教学相长正当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峨眉二小:春意盎然研味浓,教学相长正当时

2025-04-24 17:11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峨眉山市第二小学校五年级语文组以“整合项目驱动问题,赋能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系列教研活动。

徐海容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教学围绕单元目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创设了“园子探寻之旅”的教学情景,孩子们随着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走进了祖父的园子。徐老师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领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完成读写迁移。课中充满浓浓的温情,在朗读交流中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让学生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余黎娟老师执教了《猴王出世》。教学围绕单元目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聚焦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同学们自主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猜猜大致意思,说清楚石猴出世的过程。接着学生合作学习,抓文中关键词,说清楚猴王出世的过程。老师再引入连环画比较表达,从而鼓励学生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猴王出世的过程。最后,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破石而出、跳进水帘洞、当上美猴王这3个精彩片段的视频,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张凤玲老师执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张老师先由题目中的地名引出古诗创作背景。再让学生交流诗中地名,借助地理简图,了解诗中地名的关联。接着张老师让学生“沉浸”诗中之“快”,体悟诗人情感,本诗被称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同学们讨论后汇报交流从古诗中体会到的诗人喜悦的心情。最后张老师带着学生穿越时空,回望杜甫这安史之乱八年的历程,感悟杜甫为何会如此欣喜,感受“诗圣”杜甫的家国情怀。

魏婧婷老师和五年级4班的同学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首先魏老师借助图片和文字讲解“矛”和“盾”,帮助学生了解了“矛”和“盾”这两种不同的兵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引导孩子化身走进那条热闹街市,从楚人、路人和作者三个角度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将语文教学落回生活实际,点明单元主题。整节课情境代入感很强,有趣味、有想法、有深度、有思辨,思维的火光真的在课堂上闪烁不停。

据了解,每一堂课例后,教研组的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也诚恳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每一个问题的探讨都凝聚着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本场春日教研如甘霖洒落,滋润着每位教师的心田。(文/图:峨眉山市第二小学校)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