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谱新篇 峨眉山罗目镇小教育帮扶在行动
4月17日至18日,峨眉山市罗目镇小学副校长黄运华带领六名骨干教师跨越山水,奔赴马边彝族自治县袁家溪小学开展“情暖彝校,携手同行”援彝活动。这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深情相拥。
教育帮扶的暖流,流淌在两校课堂的方寸讲台之间。罗目镇小汪建容老师以《荷叶圆圆》第一课时为媒,为彝族聚居区孩子开启了一场灵动鲜活的语文之旅。她巧借荷叶田田的夏日图景,以“随文识字”之法串珠成链,字词在情境中跳跃,朗读在互动中流淌。看图联想、动作演绎、生活勾连……孩子们的笑声与书声交织,课堂化作一片生趣盎然的“语文荷塘”。
袁家溪小学许佳林老师则以《荷叶圆圆》第二课时续写精彩。她引导学生化身文中小水珠、小蜻蜓,在角色体验中触摸文字的温度;通过观察句式结构、仿写拓展,让语文素养在思维的土壤里悄然生长。
课后,两校教师围坐共研,从识字教学的梯度设计到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教育智慧在交流中迸发,育人情怀在对话中交融。
课堂之外,暖意绵延。罗目镇小大队辅导员兰岚代表全校师生,将饱含深情的爱心善款送至两名彝族困难学童手中。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如春风轻抚幼苗,让彝汉一家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守护”,这不仅是物质的援助,更是对教育公平的坚定守望。
在党支部共建活动中,罗目镇小党员教师童玉蓉以《三尺讲台守初心,立德树人勇担当》为题,为两校党员带来一堂涤荡心灵的党课。这场特别的党课,让党员教师们更加坚定:教育的灯火,当照亮每一片需要光的土地。
“本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奔赴,不仅播撒了知识的火种,更架起了民族教育的连心桥。”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罗目镇小与袁家溪小学的结对故事,正如同大渡河畔并蒂绽放的索玛花,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共绘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画卷,共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文/图:峨眉山市罗目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