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从“智”变到“质”变,成都青羊区数学教研驶向创新快车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从“智”变到“质”变,成都青羊区数学教研驶向创新快车道

2025-04-17 15:30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推动区域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4月14日,成都市青羊区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数智课堂,‘AI +数学’课堂融合创新研究”在泡桐树中学教育集团举行。全区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教育理念,分享创新教学实践。

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党总支部书记杨超回顾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进步,他指出,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借助AI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乃至区域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期待与各位教育同仁深入交流,共同探索AI赋能数学教学的新范式。”

泡桐树中学教师杨喻尧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智绘几何未来——三角形中位线探秘》。课上,杨喻尧巧妙运用AI技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AI将三角形分割为四个等面积三角形,自然引入相关概念,并借助几何画板直观呈现,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在定理探究环节,学生运用AI测量工具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并尝试证明中位线定理,同时将证明过程通过指令发送给智能助手进行纠错,实现人机互动的深度融合。此外,杨喻尧还精心创设沙漠测距等实际情境,融入中点三角形、四边形等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课程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方法及探究过程进行梳理,助力学生巩固记忆。

在专题分享环节,泡桐树中学教师孙思颖带来了《AI赋能促教研,数据驱动助发展》主题报告。她分析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态势,指出AI已广泛渗透至教学各环节,为教学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她强调,AI赋能教育的核心在于利用学生学习数据实现教学的精准化与个性化,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同时,她还指出,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设计者,善于运用 AI 工具分析学情、优化教学策略,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她分享了泡桐树中学在教研中运用AI辅助备课、智能批改作业以及借助AI平台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与实践经验。

在互动研讨环节,泡桐树中学百仁分校数学学科主任杜雪作主题为《智能赋能•教学共生——AI融合课例的多维度评析》的分享,深入探讨了AI在数学教学中的多元应用。在作业批改方面,AI凭借智能批改与大数据分析功能,能够精准定位学生的易错点,为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在课堂提问环节,基于学情设计的AI启发性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实时反馈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互动方面,引入数字解谜等AI小游戏,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提升了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及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AI可辅助设计任务、提供丰富资源与数据,助力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并对项目过程与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推动教学持续改进。

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航充分肯定了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数学教研团队的强大凝聚力与创新活力,称赞教师们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能够紧扣数学本质开展教学与研讨,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引领。同时,他对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的良好知识掌握程度与积极探索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特别强调,AI技术在本次活动课例中的成功应用,为“AI+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对未来区域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学与AI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双提升的大门,更预示着教育模式将迎来从规模化教学向个性化、精准化教学转变的深刻变革。(图/文 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