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携手探自然 成都博物馆自然科普走进成都盐小锦馨校园
当传统课堂的边界在求知目光中逐渐消融,一场创新教育实践正在悄然发生。4月10日,一场以“探索自然 成就自我——如何利用博物馆等公众资源进行学习”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举行。成都博物馆的自然部主任周询,成都市科学教研员常利梅、丛禄,成都市锦江区科学教研员杨彬彬,成都市锦江区科学教师及盐小锦馨100多名师生相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博物馆等公共学习空间实现知识迁移与实践应用的盛会。
活动伊始,盐小锦馨德育处副主任穆涵以热情洋溢的开场拉开序幕。她强调,博物馆是连接课堂与自然奥秘的桥梁,整合博物馆等公众资源有利于深化科学教育。该校梁曾艳名师工作室在《技术赋能下馆校结合的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这一专项课题研修中取得的显著成果进一步证明了馆校合作的前瞻性。学校应持续深化馆校协同育人实践,创新项目化学习模式,共同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少年而不懈努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活动迎来了科普书籍捐赠仪式。周询代表成都博物馆向该校赠送100余册科普读物和50余份跟科普有关的桌游。这些资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社会资源助力学校教育的生动体现。
周询以“探索自然,成就自我”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科普之旅。周询从博物馆的起源讲起,以成都博物馆为例,生动阐释了“博物致知”的理念。通过精美的图片,周询重点展示了成都博物馆的明星展览——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此外,周询现场推荐了一系列宝藏活动,她提到,今年新增了科学实验展演和科普演讲类别,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和语言等表现形式相结合,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展示科学魅力的舞台,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思,感受科学与自然的无限乐趣。
其间,周询就活动主题“蓝鲸与磷虾”与孩子们亲切互动。抛出的选题瞬间点燃了全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面对孩子们的精彩回答,周询连连称赞孩子们思维敏捷、科学素养优秀。周询表示,此次活动不仅点燃了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更架起了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联动的桥梁。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讲座以自然科普资源为切入点,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博物馆场景化学习重塑知识迁移路径,将“人与自然共生”的系统观念嵌入学习过程。“我们坚信:让知识走出课堂,让好奇心驱动未来,在探索自然中获取科学奥秘——这是科学教育面向生态文明时代最有力的回应。我校将持续推进科学教育创新,与更多社会力量携手,为学子们打开一扇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图/文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