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2025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第1场·宿州站专场活动在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举办
4月8日,安徽省“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2025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第1场·宿州站专场活动在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举办,活动以“生活德育”为主题,共探小学思政课堂实施路径。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员、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季文华;宿州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佟涛;宿州市教科所副所长胡长庚;宿州市教体局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员汪敬贤;砀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吴民团,副局长陈凤娟;砀山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文涛;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方亮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汪敬贤主持。
活动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吴民团代表砀山县教育局,向出席本次盛会的领导、名师专家及老师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砀山十分珍惜此次省级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期待以江淮之智润泽砀山教育,诚望各位留下宝贵经验以供借鉴。愿砀山教育在交流互鉴中,春华秋实,花更盛、果更甜。佟涛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求与会教师珍惜省教科院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参与活动,取得可喜收获。季文华希望全体参会人员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研讨中凝聚智慧,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安徽)主办;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砀山县教育局、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协办。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吸引线上6.91万名教师观看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推动优质教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来自全省十六个地市的教研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代表,以及安徽省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培训班的学员们近400人参加线下活动。
本次活动议程紧凑、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涵盖公开课展示、教研沙龙、专家讲座等环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教师王彤带来的展示课《中国有了共产党》,以设计红色展厅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历史;宿州市港利小学教师刘芹执教的《请到我的家乡来》,以家乡的景、味、人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家乡美并结合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教师孟青和仝彤带领孩子们表演的《爱的生长》,以思政情景剧的形式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立德树人润无声。
点评沙龙环节,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文墙主持,来自江苏、安徽的教育专家们对刘芹执教的《请到我的家乡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并就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评价量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专家讲座环节,刘芹以《落实核心素养 优化教学设计》为主题结合课例谈核心素养的落地实践;汪敬贤以《构筑互动桥梁 推进思政教研》为主题解析思政教研的互动新路径;王彤以《AI赋能生活德育新样态》为题开展专题讲座,探索AI技术与德育的融合创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章乐作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立场及其教学实践》的专题报告,厘清了“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季文华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她指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多元主体,教研共生;线上、线下共生;个体与共同体共生,打破了地域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构建教研新样态,为安徽省小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也将开启安徽思政教育的新篇章。
立德树人,生活为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分享和教育理念碰撞,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思政课堂,结合砀山本土特色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打造思政新亮点,让生活德育落地生根,为砀山的思政教育注入强劲活力,助推安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文/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