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润童心,峨眉二小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清明系列活动
梨花纷飞又清明,铁血精神永传承。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国防意识,峨眉山市第二小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 薪火润童心”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实践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崇敬英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月31日,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四年级大队委余政霖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清明踏青、祭祖的传统习俗,突然语调一转:“但清明更应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他动情讲述刘胡兰面对铡刀时昂首挺胸走向刑场的无畏身姿、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奋不顾身扑向敌军机枪的壮烈场景,最后他号召全体同学以英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4月2日,红领巾广播站推出“清明祭英烈 薪火润童心”特别节目。广播员以“国防与传承”为主线,播报革命先烈舍身卫国的故事,穿插国防知识问答,揭秘中国航母、导弹部队等“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力量,让“强国有我”的信念牢记童心。
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对话时空,铭记铁血忠魂。他们通过班会开展“国防小课堂”,观看《长津湖》《戍边英雄》片段,领悟冰雕连坚守阵地的钢铁意志、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忠诚担当。结合现代国防影像资料,同学们对比历史与当下的武器装备,感悟“强军才能国安”的深刻内涵。
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有的自发走进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敬献白菊,聆听老兵讲述烽火岁月;还有的在线上登录中华英烈网,为戍边烈士陈祥榕、航天英模王伟献花留言:“您用生命筑起国防长城,我们用成长接力守护。”
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则是笔墨传情,书写强军之志。他们通过手抄报展现清明传统习俗与先烈精神,将古诗词与英雄名言融入其中。在“我心中的英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以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手稿、杨靖宇雪原抗战时期的桦树皮日记、林心平就义前的诀别信为切入点,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形式致敬英烈。
“巍巍青山埋忠骨,莘莘学子铸国魂。”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清明之约,让国防教育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二小少年们以英烈精神为灯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勇毅前行。(张朦莹)
供图:峨眉山市第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