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眉山彭山刘萍名师工作室赴观音小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眉山彭山刘萍名师工作室赴观音小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

2025-03-31 17:26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三月芳菲盛,教育暖意浓。为践行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3月28日,眉山市彭山区“刘萍名师工作室”走进观音小学,开展以“共研·共享·共成长”为主题的送教活动,活动由余淼老师主持。本次活动通过示范课堂、专题研讨、讲座分享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室成员张平老师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本堂课以“情境+任务”为导向,精心创设“讲故事”情境,有序开展读、演、悟、讲等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巧妙新颖,张老师教学风格沉稳,充分展现出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

工作室成员葛利萍老师带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示范课。葛老师紧扣习作单元目标,聚焦人物描写方法指导,构建大情境,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双线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刻画的核心技法,并迁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整堂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既深入挖掘文本阅读的深度,又拓展习作实践的广度,给听课师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令人畅然抒怀、意犹未尽。

吉学燕老师开展专题讲座《从情境到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活”与“动”》。讲座中,吉老师针对阅读教学的常见困境,提出运用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的破解方法。她结合《爬山虎的脚》《草船借箭》等经典课例,详细介绍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角色化情境、技术化情境四大策略的运用,为老师们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

工作室主持人刘萍围绕本次活动分享了深刻的感悟,并提出教学研讨应当遵循“三个基于”与“三个关照”的理念。“三个基于”要求教师锚定课标要求,扎实开展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建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激发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三个关照”则倡导关照生活,创设贴合实际的任务情境,让教学融入生活;关照教材,梳理教材逻辑,搭建具有关联性的单元整体;关照学生,遵循教学基本规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理念为后续教学研究明确了清晰的方向,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引。

此外,刘萍就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多样态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开展了成果推广分享。在分享中,她结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样态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显著成效,为在场教师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激励大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区研培中心语文教研员陈美佳和陈静两位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全面总结。她们指出,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本次送教活动极具前瞻性与引领性,高度契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新要求。从教学任务群构建层面来看,工作室成员借助示范课堂,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整合学习内容,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逻辑性与递进性的教学任务群,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而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上,授课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刘萍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更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体教师应当不忘初心,在教育之路上持续深耕,借助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带动更多教师共同成长,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刘阳)

供图:眉山市彭山区“刘萍名师工作室”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