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跨越山海的对话 成都青白江大弯小学与马来西亚学校共绘文化长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跨越山海的对话 成都青白江大弯小学与马来西亚学校共绘文化长卷

2025-03-31 15:59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春日里,阳光洒满校园,树影斑驳斜阳暖。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与马来西亚燕美华文小学的师生们通过一方屏幕,展开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线上文化交流。

川韵流淌

指尖捏出巴蜀风华

大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以“川剧文化课”拉开活动序幕。屏幕上跃动的川剧旦角动漫人物图,瞬间点燃了马来西亚孩子们的好奇心。“川剧的脸谱色彩藏着人物的性格秘密,红忠、黑直、白奸……”伴随着大弯小学郭青霞老师的讲解,两地学生手持超轻黏土和深蓝卡纸,共同开启创作之旅。揉捏塑形、点缀珠钗,黏土“头面”在指尖绽放;铺展卡纸、勾勒线条,川剧娃娃的灵动身姿跃然眼前。当屏幕两端举起五彩斑斓的黏土作品时,巴蜀戏曲的千年韵味在童趣中焕发新生。

擂茶飘香

舌尖品读客家记忆

燕美华小的教师带来一堂沉浸式“客家文化课”。随着《月光光》的悠扬民谣响起,两地教室回荡起跨越方言的和谐韵律,而擂茶的清香仿佛也穿透屏幕:学生通过视频近距离观察茶芯舒展、芝麻爆香的神奇过程,在燕美华小教师的指导下分组体验搅拌擂茶膏的古老技艺。“咸香里带着草木的微苦,像喝到了泥土和阳光!”大弯小学的孩子们喝着用千里之外传授的工艺制作而成的擂茶,用味蕾感受客家人迁徙路上的生存智慧。

童心共鸣

文化根脉照亮未来

活动最动人的画面,莫过于两地学生高举作品的“云端合影”:川剧娃娃的凤冠霞帔与擂茶陶钵的粗犷质朴相映成趣,深蓝卡纸上的水墨脸谱与客家民谣的手写歌词铺就斑斓长卷。在互动提问中,马来西亚孩子追问“川剧演员如何快速变脸”,四川学子好奇“擂茶食材背后的生态密码”,文化的种子已在童言稚语中悄然萌芽。

“这场云端之约,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文明的对话。当川剧锣鼓遇上客家山歌,当黏土的温度碰撞擂茶的醇厚,孩子们读懂了一个真理:传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代代相传的生活记忆。”大弯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架设这样的文化桥梁,让更多童心在交流中读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真谛。(图/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