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宜宾江安熊林名师工作室:协同备课,同案教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宜宾江安熊林名师工作室:协同备课,同案教研

2025-03-25 16:40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探究“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3月20日至21日,宜宾市江安县熊林名师工作室在长江学校开展了宜宾市第二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大比武赛前第二次实战演练暨市级课题“五育融合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成果推广活动。活动采用“协同备课、同案教研”的创新模式,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课题,聚焦课程设计与实践,为工作室成员及观摩教师呈现了一场思政教育的思维盛宴。

协同备课:精研一案,深耕本土

为打造“接地气”的思政金课,工作室成员组成备课共同体,以“宜宾自强之路”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将宜宾奋进历程融入课堂,深入挖掘宜宾“从长江首城到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蜕变故事,从“城市突围密码”透视“民族自强精神”。演绎了三堂有深度、有温度、有辨识度的“本土化”思政金课。工作室领衔人、课题组负责人熊林表示,一案到底的设计既能避免案例碎片化,又能让学生通过家乡巨变理解抽象理论,让自强精神可触可感。

课堂展示:宜宾故事贯穿始终

本课以“一案到底”的形式,用宜宾故事诠释自强精神,课堂以“千年酒都”到“动力电池之都”的嬗变为轴线,设置“溯源宜宾,寻自强之根”“奋进宜宾,悟自强之方”“‘宜’起奋进,共筑中国梦”三大教学环节,融合文物实证、影像资料与在地化案例,引导学生从历史纵深、实践维度和未来视野三重维度,解码自强精神的文化基因与实践逻辑,激发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的自觉。

育人成效:团队教研赋能课堂提质

“工作室共备一堂课”的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叠加。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中提到:“通过反复打磨‘宜宾案例’,我们不仅厘清了‘个人自强’与‘民族自强’的逻辑关系,更探索出‘小切口讲透大道理’的教学路径。”通过“一案到底”的递进设计,引导学生从“感知家乡”到“情感共鸣”,最终实现“价值认同”。江安县师培中心副主任陈文江评价:“这组课例将‘团队协作’‘思政课程’‘乡土资源’三大要素有机融合,既展现了工作室团队的研究力,也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传承地方文脉、激发家国情怀的育人载体。”

熊林表示,此次“协同备课、同案教研”活动,既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育人使命的共鸣。工作室将继续深耕课堂,以多元创新的教学实践,培养有骨气、有底气、有志气的自强少年,为培育时代新人书写奋进之笔。(图/文 宜宾市江安县熊林名师工作室)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