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开展“AI领航计划”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开展“AI领航计划”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

2025-03-20 16:26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校之大事,唯‘新’与‘星’”。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于近日正式启动2024—2025学年度下期“AI领航计划”主题研修工作坊。本次活动以“AI+课堂协同学习新模型”为创设,聚焦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教师探索教育创新,共谋学生素养提升的星辰大海。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娟在主题研修致辞中强调,面对AI技术革新,学校将围绕三大核心任务布局:立足当前热点,把握AI教育发展趋势,推动学科教学与超学科思维的融合。深化目标驱动,以“AI协同进化实验学校”为标杆,打造区域AI教育示范点。强化学科创新,通过“目标驱动+资源整合”,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  

黄欣主任深入学习现场提出,教师需从“驯养自己的AI助手”开始,将个人教学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化资源,逐步实现“经验变现”,推动教育效能的跃升。

工作坊围绕AI在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深入研讨了八大核心场景:教学效能提升,AI辅助备课、作业批改与学情分析,如“深圳公务员集体失眠夜:AI三天完成工作量”的启示。个性化学习定制,基于学生数据的精准分层教学与自适应学习路径设计。阅读素养提升,AI阅读助手实现文本解析、思维导图生成与深度互动。心理健康支持,通过情绪识别与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艺术素养创新,AI助力音乐、美术创作,激发学生艺术表达潜能。德育与文化传承,智能体模拟传统文化场景,沉浸式体验家国情怀。教师专业发展,AI教研助手助力教学反思、论文撰写与课题研究。 家校协同共育,泛在化部署智能体,将学生生成性成果(如作文、绘画)转化为互动资源,形成家校共育闭环。

下午的研修聚焦“AI如何用”的核心问题,通过小组研讨达成共识:可用则用 循序渐进,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协同者,需避免“直接给答案”,注重思维引导。精准设计提问,越具体、越场景化的需求,越能激发AI潜力(如“为三年级设计一节AI古诗互动课”)。智能体优化,教师需将创意与学科逻辑融入智能体设计,使其成为“会思考的助手”。

活动最后,陈娟书记总结道:“AI来了,我们无需畏惧。教学中的‘看不明白’恰是创新的起点。”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AI协同课程”开发,鼓励师生共同探索AI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成长”。  

“新星万里,自有长风”。在这场AI与教育的双向奔赴中,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的“星”教师们惟实励新,精进臻善,“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让大家共同期待,一小的每一位师生都能成为“驯服AI”的领航者,以创新之火,点亮教育星空!

(图文/李正洪)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