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鲁能巴蜀中学开展主题家长学校活动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指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并明确规定了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家庭街道社区等“教联体”主体的职责任务。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深化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进一步凝聚家校共育合力,重庆鲁能巴蜀中学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以“育见未来 共启新元”为主题的家长学校活动。
恰逢惊蛰,万物复苏,蕴含着新的希望与作为。遇见是故事的开始,家长们带着爱与期待,有序签到入校,期待已久的校园之旅正式拉开序幕。
丝丝春雨润人心,一言一语总关情。鲁能巴蜀中学党委书记张勇代表学校向参会的家长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以学为中心”的教改理念,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做了分享。他强调,家校协同育人,才能更好助力学生向阳生长。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每个孩子都能熠熠生辉。希望家长们与学校携手并进,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学生的世界里,最大的幸福是家人的理解和陪伴。马亚萌老师《以爱为桥,沟通无界》的专题分享助力家长们智慧解锁亲子沟通中的情绪密码。从积极倾听、减少对抗、反馈需求、设立黄金时间这四个板块一一展开案例分享,助推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好的教育不是彼此凝望,而是把目光投往同一个方向。家长们走进教室,近距离观摩课堂,与学生一起探索、思考、学习。课堂上,老师们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展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教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时而聚精会神听讲,时而低头认真记录,时而踊跃举手发言……在知识的土壤里向下扎根,汲取智慧的养分,茁壮成长。
从语文的浸润人心到数学的逻辑之美,从英语的多元语境到化学的奇妙反应,从政治的唯物辩证到历史的厚重磅礴,每一堂课都是一场视觉盛宴,让家长们在亲临观摩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教育的魅力。
春日里的校园被绿意深深包裹,浓郁中又带着清新雅致。教室内黑板报、文化墙、图书角、优秀作品展等精心的布置,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在点点滴滴中,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景观大道旁,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静静陈列,展台上摆放着许多创意十足的手工制品,吸引着家长们驻足欣赏。校园宣传栏上的重磅荣誉奖项不胜枚举,生动印证了学校“以人为本,向下生根,向上生长,追求卓越”的文化特质。以热爱,创不凡,校园的沃土上承载着孩子们灿烂的未来!
走进食堂,宽敞明亮的就餐大厅、排列整齐的餐桌、干净整洁的餐具让家长们眼前一亮。李兵校长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在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方法。随后,家长们跟随学生队伍依次取餐,与孩子们同桌而坐,边就餐边交流。“这些饭菜味道不错,而且营养均衡,孩子在学校吃得好,吃得健康,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一位家长笑着说道。
初二18班家长感触颇多,表示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家长的责任不仅是提供物质支持,更是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初三23班家长感谢学校举行的这次活动,让家长深入学校去体验、去感受课堂,通过心理老师的演讲,让自己明白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问题,家长应该多沟通,不“唯分数”看孩子,给其造成更多的无形压力。多关爱孩子,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与学校联合起来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此次活动也让家长成长了,非常感谢。高一11班家长表示,英语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带领学生互动,课堂意趣盎然。感谢学校给予这次参观的机会,让自己近距离了解了孩子的高中生活。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高中阶段会不断收获知识和进步,未来可期!
学校打开了一个窗口,让家长朋友们领略师者风采,感受学子智慧,体验学校文化;提交了一份答卷,书写的是大气包容、持续发展、多元文化的综合素养;架起了一座桥梁,家校相知、相伴,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
据悉,鲁能巴蜀中学创新打造家校社“教联体”共育中心,以爱为弦,以专业为谱,搭建起一处温暖的家校共育港湾。
(图文/重庆鲁能巴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