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中医药大学:构建“大思政课”新样态

来源: 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时间: 2025-01-07 | 责编: 闫景臻

中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发挥“大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善用善为。学校以“红色”为底色,以“杏林”为特色,探索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新样态。

搭建“大平台”构建育人体系

学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突出实践导向,搭建“大平台”。发挥安徽“北华佗,南新安”的中医药优势,建强中药资源中心、新安医学文化馆、古籍部等特色育人场馆,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安徽红色资源,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霍山红源广场等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沉浸式、生动性开展思政教育。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安徽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红色杏林”大思政课研究中心……2019年以来,学校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等主题,开展系列针对性研究,并连续2年举办全国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

从实践平台、研究平台再到服务平台,学校育人体系的构建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1年,安徽省第二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委员会办公室,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组织开展教学展示大赛、遴选优秀教学方法、汇编优秀思政课教学成果和教学案例、打造“精彩一课”等活动,为全省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为深入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学校牵头成立了合肥市新站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联盟,在资源共享、项目共研、活动共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打造“大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2024年11月,学校创新打造党建品牌“红色杏林大讲堂”,“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教授应邀担任嘉宾,讲述了“做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的故事。朴实无华的语言、坚定无悔的逆行、情深意切的寄语,在师生医护员工中产生强烈反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写入我初中作文的人物,真的来到了我身边”“一袭白衣,就是一份责任。他的事迹,激励着我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卓越,并让我明白生命的可贵和时间的珍贵”^……这也是学校打造品质化特色思政课堂的生动缩影。

学校深入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将专业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大学生个人成长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着重打造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让学生们在采药、识药、辨药的专业学习中,既能“寻药问道路漫漫,跋山涉水不畏阻”,也能“初心如磐担使命,追溯红色启新程”。依托学校中药资源中心、人体科学馆等,学校与中小学结对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学校坚持打造沉浸式实践教学课堂、数智化线上教学课堂,中医药味的“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得有声有色。连续8年开展“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大赛,连续6年举办“大学生讲思政”大赛,参与学生达到3万余人次。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在全校营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和“亲近思政课、研究思政课、讲授思政课”的浓厚氛围,初步打造了“百千万工程”(百人获奖、千人参赛、万人受益),在全省以及全国中医药院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学校制作了系列微宣讲视频,充分利用网站开展线上教学。其中,2023年申报的“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密码”系列宣讲视频获批安徽省社区教育优质课程。此外,学校建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慕课,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运行,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多年来,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从教学思维转化、教学要素优化、教学支撑强化等方面入手,以思政课程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形成了教师队伍、教学实践、教育资源同频共振新模式。

产出“大成果”突出育人实效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坚持守正创新,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思政课育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为发挥网络思政育人作用,学校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红色杏林”大思政课专题网站,定位“宣传、教育、展示、资源库”等功能,开设新闻动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等栏目,最大化实现思政育人共享效果。

围绕“医药院校思政课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学校初步构建了以问题梳理、课题研究、专题破解为路径,在组织侧、供给侧、需求侧方面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题三侧”模式,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情景再现经典诵读教学法”入选全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方法。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通过搭建学科发展平台、开展系列大思政课教学科研实践,打造了一支教学业务精、科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的“大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安徽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编》《爱国青春的底色——大学生讲思政》等多部著作,涌现出了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安徽好人”、安徽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文/王华 叶兰兰 董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