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年“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12月29日,北京市2024年“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颁奖盛典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活动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首都师范大学承办,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师范大学《语文导报》、北京双优云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市“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平台提供支持。北京市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北京市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杨志强,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中心主任、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海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立平、副社长李佳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宏,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崔丽玲,以及北京市各区教委、区语委相关负责同志,各区中小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获奖学校、师生、家庭代表共计320余人现场参会。活动通过北京市“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近30000人次观看了直播。
王海燕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承办“雅言”活动是首都师范大学发挥高校助力语言文字发展的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学校将继续以“雅言”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和布局,发挥高校专业引领作用,通过数智赋能、创新驱动、研究助力,深化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及全民阅读的深度融合,不断开创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
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中心主任、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海燕致辞
在随后的学生展演环节,以科技为依托,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来自北京市大、中、小学的学生将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诗文吟诵”与“书法表演”融合、京剧表演、亲子共述等形式,呈现了吟诵剧《“经”“书”雅韵》、原创京剧《我的父亲李大钊·家风》、情景剧《中轴文脉》、课本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创意表演,带领与会者在书香墨韵、汉字流转中,感受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之美、音律之美、传承之美、时代之美,展现了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新成果、新亮点。
吟诵剧《“经”“书”雅韵》
参加活动的三组家庭合作表演情景剧《中轴文脉》
杨志强作总结发言,对活动的成功举办、学生和家长的精彩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活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表演形式巧妙结合,在语言文字基础上融入了跨学科属性,创新性地传承了红色文化,以亲子互动的形式推动了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体现了学校和家庭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做出的深入探索与不懈努力。同时向家长、教师、学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家长要注重发挥语言文字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为孩子营造宽松、正向的交流环境;二是教师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楷模;三是学校要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家庭与社会的交流媒介。
北京市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北京市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杨志强作总结发言
现场播放了“北京市2024年‘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的回顾短片,公布了活动获奖名单,并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颁奖环节
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要求,探索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路径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学生展演、总结颁奖等形式,对“雅言”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的新模式、新成果进行展示,以多样化形式展现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发挥语言文字“通心搭桥”作用,增进情感相融和民心相通,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合影
据悉,“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语言文字系列活动自8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北京市教委、市语委的悉心指导下,各区教委、语委的精心组织下,首都各中小学校、广大师生及家庭踊跃参与,征集了涵盖学生阅读书写作品、教师优质课例、家庭优秀作品、学校典型案例共两万余件语言文字作品,覆盖北京市全域各区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展现了学生书法新面貌、语言教学新风采、校园阅读新风尚,形成了学校文化建设新经验,营造了家庭育人新场景。同时搭建了活动专属线上平台,成立了由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中小学语言文字智库,培育了一批中小学语言文字应用创新实践案例,构建了“平台支撑,活动驱动,学校带动,社会联动”的语言文字工作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区校联动”“大中小幼贯通”“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新格局,为2025年“雅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培育壮大活动品牌,聚焦活动“赋能”效应,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以学术、技术双驱动为引领,深度融合教育资源,为各区语委工作开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家庭语言环境构建提供有力支持,并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共同推动首都语言文字工作的创新发展。
图文: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