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新辟智能天地,建造凭添绿色新章 这场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斯宾塞・约翰逊语)”如果说二十世纪初的新旧产业结合还只是停留在“鼠标+水泥”的一般性畅想上,那么随着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科技热点的迅速到来,“AI+行业”的尝试突破在生物、信息、能源等众多前沿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也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面临着全新迭代,以期绽放出崭新的学科生命力。
11月22日—24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指导,西南交通大学、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为国内桥隧设计与施工的前沿学术探索再觅新路,辟远道。据悉,本次会议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智慧运维”为主题,聚焦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的最新进展,旨在培育重大原创技术,攻克重大工程建设技术难题,研讨智能与绿色建造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凝聚行业共识,促进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11月23日上午,会议在成都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朱合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40位国家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五百余名行业知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人员近千人。当日的开幕式,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的主持下拉开序幕。
汇聚业内专家菁英
推动我国桥隧事业迈向AI+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可以汇聚各方智慧,探讨和推动桥梁建造和隧道建养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更能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桥隧工程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丹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希望,“能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人工智能和工程建造的前沿交叉技术,推动桥梁和隧道建造领域的技术革新。此外,通过学术交流积极探索桥隧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路径,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正处于发展与变革的关键阶段,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中的关键控制性节点,对促进区域经济、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其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建设,是推动我国土木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院士在开幕式的发言中表示,“本次大会通过高质量学术报告,深入探讨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智能建造与绿色发展的前沿动态与应用前景,以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西南交通大学在128年的办学历程中,开创了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史上多项‘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学校已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一直位居全国第一(A+),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0.21‰,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在开幕式上致辞时介绍道,近年来,该校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兴起,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智慧运维已成为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大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智谋新、以新求进,答好‘行业赋能,智慧何为’的时代之问。”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国良在开幕式上分别对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介绍。
研商最新学术成果
构建中国桥隧新型交流平台
在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中国工程院何华武院士、丁烈云院士等嘉宾分别做了相关主旨报告,分享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思考。
此次大会同时举办了“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和“第一届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学术会议”,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香港工程科学院 院士徐幼麟教授等六十余位专家分别做大会报告,为业界分享了桥梁、隧道、岩土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研进展和发展战略趋势。此外,此次大会还组织嘉宾们对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参观。
“作为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反映重大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大会是汇聚基础设施领域相关院士、资深专家和中青年学者的一次重大盛会。”西南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广大桥梁、隧道、岩土领域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了以桥隧为主干的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着力强化了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对推动工程科技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图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