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浸润心弦 千余名安庆师大学子共享非遗“盛宴”
传统技艺“韵”动心弦,文化传承“夜”续华章。近日,安庆师范大学开展“非遗新韵”主题系列活动,学校3000余名师生于游览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于非遗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匠心。
非遗礼仪 感受传统文化的庄重与传承
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这是古代中国汉族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的一种传统成人仪式。此次成人礼主要分为冠礼和笄礼两个环节,通过到盥洗位、鞠躬行礼、祭酒啐酒等流程,最大程度上还原出一场古代成人礼。
先将头发绾成发髻,再用黑布将发髻整体包裹,随即以簪固定发髻……一套笄礼流程结束,加笄环节完成。学前教育专业2023(2)班的孙小淇,作为今日的笄者之一,却是古代礼仪知识的“小白”,为了更好地还原古代成人礼的基本流程,她从几天前便开始“补习”相关知识。她表示,对她而言,参加这次成人礼不仅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让她学到了相关知识,更加深了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冠笄者在赞者的主持下,根据古制礼仪,依次完成行盥洗礼、醴礼、宣誓礼等礼制。金融工程专业2023(1)班的吴昊作为一名“汉文化”爱好者,自然不会缺席此次成人礼,他身着唐代蓝白云纹圆领袍,头戴纱帽,尽显古典之美。“能够在学校‘沉浸式’体验古代成人礼,真的太赞了!”他表示,加冠不仅是步入成年的标志,更是赋予责任与担当的重要过程,作为新时代学子,他将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扛起身上的青年责任。
非遗展演 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与创新
舞台上,表演歌曲串烧的学生们将民族乐器与流行歌曲进行巧妙结合,使用古筝、笛子、笙等乐器共同演奏了《兰亭序》《青花瓷》《菊花台》;身着红色汉服的表演者以舞蹈的形式演绎了三国时期吕布与貂蝉之间的爱情故事。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戏表演专业2022级的李新悦与其搭档,为大家带来了《天仙配》《孟姜女》等三首黄梅戏经典曲目。“为了更完美地呈现演出,我们花费了一周的时间进行排练,并不断进行查漏补缺。”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展示,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黄梅戏、喜欢黄梅戏。
川剧变脸与秦腔喷火作为压轴节目“亮相”舞台。表演者身着黑色戏服,通过舞蹈动作的掩护,手一挥、头一甩,脸谱迅速变换。每一次变脸,都伴随着观众们的惊叹声和掌声。与表演者互动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4(5)班的付海蓉,是特意从菱湖校区来到龙山校区参加活动的。“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变脸艺术,感到新奇与兴奋。”付海蓉坦言,她一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听说学校里举办相关活动,便毫不犹豫地前来参加。
非遗游戏 感受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乐趣
手拿毛刷,蘸取涂抹大片黑色墨汁,四岁的何子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用纸张铺满活字,最后用手掌平铺按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逐渐在纸上显现,何子衿的脸上“绽放”笑容,兴奋地直呼:“太神奇了!原来这就是活字印刷术。”非遗摊点负责人之一、法学类专业2023(5)班的盛雯介绍,活字印刷术推动文化传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注入了强大动力。“将墨汁变为‘有血有肉’的文字,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拉近参与学生和传统技艺之间的距离。”
“牛走独木桥”“尽是缺点”“一边是水,一边是山”……蓝色的帐篷下,五颜六色的字谜条随风摆动,参与学生或独自思考,或三两讨论。“我答对了十道字谜,获得一把精美的团扇,心中是满满的成就感。”工商管理类专业2024(1)班的陈芷扬表示,猜字谜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解码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智慧与乐趣完美融合,不仅锻炼了参与者的思维敏捷性和文化素养,更以其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屏住呼吸,瞄准目标,学生纷纷在摊点上套取独属自己的那份“古币情缘”。物流管理专业2023(1)班的惠淑晴轻轻一掷,一套即中。“我手中的正是秦朝的圆形方孔钱,钱币的造型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惠淑晴笑着展示自己套圈所得的“战利品”,她直言,历朝历代的钱币中都蕴含着古人智慧,当传统钱币文化与现代娱乐方式“碰撞”,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遗新韵”主题活动是面向全校师生的一场文化“盛宴”,采取“非遗体验+文化传承”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 合,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未来,学校将不断创新活动开展形式,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入师生校园生活,助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活动负责人、2023级陶因班(金融工程)的朱闻博说。
(文/杨子娴 苏月月 符钟宇 图/黄劲飞 夏雪 陈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