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在京成功启幕

2024-11-11 10:43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7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奋进强国梦,扬帆新征程,在这个“终与立”的节点,以“数字赋能终身教育,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在北京顺利启幕。

本届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国家开放大学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超星泛雅集团、翼鸥教育作为战略合作单位参与大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体系,职业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嘉宾与会。各位嘉宾围绕教育数字化与终身教育的主题,从顶层设计、科学理念、实践探索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的研讨与交流。

本次大会形成共识:发展数字教育,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要以数字赋能教育迭代创新,以数字驱动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教育要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构建更有韧性、更有温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新型教育生态。

大会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邹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李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徐璐;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首席顾问祝智庭,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原副院长韩锡斌,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孙善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赵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部长张西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刁庆军;华为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翼鸥教育创始人兼CEO宋军波,以及来自国家开放大学和各省开放大学的校领导、来自全国各高校继续教育和职业院校的院/校领导、来自产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出席本次大会。

顶层设计 以数字赋能教育迭代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在致辞中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我们要抢抓机遇,通过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意义、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以高等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扩大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举措,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学校办学45年的办学成果,介绍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办学45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已累计帮助1961万人圆了大学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面向未来,国家开放大学将扩优提质开放教育、做大做强老年大学、探索创建数字化大学,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打造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四梁八柱”。服务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努力将国家老年大学建成老年教育的“主渠道”、主动健康的“强导向”、银发经济的“催化剂”。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数字教育基座,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大规模、个性化、高质量的终身教育新范式。以数字赋能终身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致辞。他指出,深入探讨数字赋能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对于更好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他表示,教育数字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不少职业院校借助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有效解决了实训项目高风险、长周期、观摩难的实际困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方面全领域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未来,要通过以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以“说课”助力职业教育的“五金”建设、以数字素养养成培育职业教育的“良匠之师”等举措推进教育数字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出席大会并致辞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邹晖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邹晖在致辞中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技术变革浪潮,正在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动能,探索运用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她建议,要打造服务终身学习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的作用,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教育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李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李春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议题涉及职业教育数字化、高校继续教育、开放教育、老年教育等多个领域,与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高度契合,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战线必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更大作用。他强调,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要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大会的平台作用,凝聚战线共识,汇聚各方合力,加快建设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规范和引导高校举办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以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明军主持开幕式

数字驱动 人才培养体系亟待重构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

“教育数字化关键在于‘化’,重点在于动力结构的转型。”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在主旨报告《推进教育数字化 构建教育新生态》中表示,从技术发展看,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各行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影响着未来工作与就业。AI时代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思维模式、情感、价值观、素养等隐性知识的习得与传授。必须推进智能技术支撑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世界维度看,我们需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未来,要构建更有韧性、更有温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以便实现场景具身化、资源泛在化、教学差异化、终身教育常态化。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

“真正的竞争性能力是能学习。” 在主旨报告《基于学习科学的终身学习》中,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原所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从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学习发生的机制、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以及学习科学视野中的终身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享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建议。他特别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今年9月发布的分别面向学生和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强调以人为本和人工智能伦理,其中,面向学生的框架,鼓励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融入核心科目之中,并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以及社会科学领域进行跨学科学习。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在报告中表示,华为与教育客户携手并进,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数智教育。华为与国家开放大学在协同育人培养机制、教育数智底座、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华为与开放大学体系合作,共同构建数智化教学体系:在智慧教室方面,搭建各分支互联互通的智慧教学空间;在科研计算方面,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助力国开与985高校深度对接;在智慧校园方面,实现国开与分部全连接、数据全共享、态势全感知;在职教出海方面,与开放大学体系联手开拓全球市场。华为通过创新ICT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数智融创 AI时代需要新质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首席顾问祝智庭

“要将教育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美好愿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首席顾问祝智庭作《再论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逻辑与机遇》报告。他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逻辑分析、机会透视维度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以合愿性(愿景与效用目标调和,需要综合平衡多方涉益者的关切)为导向来进行教育系统改造/再造的“逆向设计”。教育数字化实践的深层次指导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系统进化+创新突破”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此外,他还提出了智慧教育新范式,强调了融创教育作为GenAI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作《世界在巨变 教育怎么办》报告,带来非常新颖的思考教育变革的视角。他表示,教育领域即将开启一个根本性变革。所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面临新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回到教育的第一性上来,才能找到答案,那就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人的创造性的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要形成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新质教育。通过构建新质学校教学、新质学习方法、新质评价体系,让我们的教育走到数字智能时代的正确轨道上来。”

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

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认为,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满足可用、可信、可控三大前提。超星秉持“工具思想”,推出三类AI工具引擎:智能体引擎结合多种元素打造个性化服务体,以提升教、学、管效率与质量;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呈现知识点关系,利用图谱引擎构建多种关系图谱,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低代码引擎有自主、开放、可生长特点,利用丰富的低代码引擎快速构建个性化应用,能保障系统不断更新发展。他表示,AI赋能教育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还让学生的个性化、自适应、跨专业学习成为可能;同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效降低办学成本。

翼鸥教育(ClassIn)创始人兼CEO宋军波

翼鸥教育(ClassIn)创始人兼CEO宋军波在报告中指出,AI时代的学习范式是“学+人文空间”,“AI学习机+AI教师+AI自习室”模式成为当下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喜欢的方式。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人、知识与AI共生长的空间。为此,翼鸥教育基于AI对未来学习空间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学习空间如:AI时代的学校,具备远程教学、具身智能、人文的未来学习空间(如咖啡厅、图书馆、夜校等);AI时代的教室,解决新讲授、BYOD、分组教学等授课场景专项问题,实现教学视听代际跨越;学习型家庭空间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底层逻辑是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冯立国主持主论坛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童莉莉主持主论坛

高端对话

高端对话提问环节

作为大会的一大亮点,以“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环节,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在童莉莉教授的主持下,杨进教授、祝智庭教授、刘兴华教授、史超先生、宋军波先生等五位嘉宾,分别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工作领域(如国际化、职教、标准体系建设、产学研协同等),围绕全国教育大会发出的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动员令,就如何推进数字教育资源的“提质扩优”、如何有效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建议。

本届大会同期举办了2024教育数字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展览会。众多企业进行成果展示,从技术、平台、资源等各个领域,向与会代表呈现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