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共识 来自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学术观察专家团队”的声音
学习不落幕,友谊不散场。
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小学教育巴蜀创新年会已正式结束。会议结束了,但围绕“人生·教育·责任”这一主题的思考才刚刚开启;与会代表已陆续返程,但来自专家的智慧声音一定还在耳边萦绕。
本届会议,特别设置学术观察发布环节,将综合大会、平行论坛、各工作坊学术观察专家的现场发现,形成本次会议的共识。
为什么要发现会议共识?
就像一堂课的结尾通常要有一个小结一样,一次会议的尾声也要有一个总结。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一次会议最终形成一个闭环,更重要的是,一次会议要沉淀一些成果,而共识的梳理就是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
尽管这个共识一定是有限的共识,但我们相信有限即无限,有限即可能。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发现”二字。发现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过程。重要的不是最终发现了什么,而在于“发现”这一过程本身。如果说“教育是做的哲学”,那么“学习则是发现的哲学”,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抵达深刻。让我们一起跟随学术观察团的视角开启一场发现之旅。
会议共识——
关于本次会议,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关注。除了开幕式6位领导嘉宾致辞,本次会议先后有27位嘉宾参与主持和主题分享,有40位嘉宾参与工作坊展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高质量,一是实践路径。
关于高质量,与会专家认为,教育的高质量的发展,最终一定是人的高质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希望也在教师,教育质量不会超越教师质量,只有教师的高质量才能实现学校的高品质,进而才可能促进学生的高质量。
关于实践路径,本次会议聚焦的是“跨学科学习”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不仅有专家理论阐释,还有对话研讨,更有具体的课例呈现。
关于跨学科学习——
关于跨学科学习,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回应了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学习的问题。这正符合一种思维叫“黄金圈思维”。
何谓“黄金圈思维”?即凡事从为什么、怎么做和是什么来思考。为什么即目的,怎么做即办法,是什么即结果。“黄金圈思维”的核心是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为什么”,只有思考清楚了为什么做的原因,才有了做一件事的深层动机。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学习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每一门学科都要拿出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标要求是刚性要求,但开展跨学科学习不能仅仅基于课标要求,更重要的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学校教育需要培养面向真实生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人,要让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做题到做事。
如果你思考清楚为什么要做跨学科主题学习,你就有了投身行动的深层动机——只有行动起来才可能遇见更多机会。
如何让跨学科学习这一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有效落地?与会代表比较认同专家提出的一个具体的公式:跨学科学习=内容×好奇心×想象力。这个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跨学科学习可以借助建模思维来进一步推进。只有建立一个简化的操作模型,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可以轻易迈出第一步,跨学科学习的高质量实施才有可能。
巴蜀小学发挥头雁作用,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凝练形成了以师生共创为特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型——Spark五步法,此模型包括主题确立、主题设计、主题探究、主题发布、主题复盘五大教学环节,通过“学习路径 ”“学程设计 ”双螺旋推进,实现学习者和指导者的全流程共创。适用于助力师生从0到1顺利开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师生思维方式的不断进阶,共创课堂教学新样态。
当然,比具体方法更重要的,还有背后的推进策略。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跨学科学习实践中出现的诸如教师的观念、教学路径依赖、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阻碍,与会专家提出,跨学科学习要融合不要累加,也即要乘法不要加法;要范式不要试错,盲目试错会让跨学科学习陷入不被信任的境地;要善于借力,不要重新再去发明轮子,但是只有看见某一力量,才能做到借力,这背后挑战是你有没有识别好经验的判断力;要抬头看路,不要只顾拉车;要“跟我上”,不要“要我上”,学校管理者要能与一线教师并肩教研。
综上,巴蜀等强调共识的是各门学科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90%的学科课程不是平行线,是要用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盘活90%的课程内容,以10%激发90%的最大价值,从而实现10%+90%>100%的效果。在此最大的共识下,我们依然可以拓展开去,无论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亦或是其他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者都要秉持“上游思维”。上游思维还要站在更高的位置瞭望全局,要站在时代高度,即教育强国背景下,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及新课标下观照具体的跨学科学习实践。只有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民之关切”,才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关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众所周知,教的上游是学,成绩的上游是成长,学科的上游是学生,而课程改革的上游,是思政。因此本次大会中的另一个焦点,就是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教育在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与会代表无一例外强调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意义,都能站在“立德树人”的全局高度去落地实施。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虽然做法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归纳起来也有很多共同点。
第一,呈现系统化思维,整体推进的态势。案例学校针对各学段的不同目标开展工作,比如小学重启蒙道德,初中打牢思想基础,高中提升政治素养,大学增强使命担当,在构建各自校本化课程体系中,案例学校结合自身校情、文化特点,都有清晰、系统的设计规划,并尝试不断打破各学段的隔阂,加强上下衔接与沟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实施。
第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成为共识。尽管各自提法、实践路径不同,大家都认识到校家社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紧迫性,校内外思政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从时间、空间拓展思政课堂的重要性,多维评价助力的可操作性。思政一体化建设不单是纵向横向的贯通,还有对立体的“人”的“全息关注”。
第三,融合融通成为学校落地实践的高频词。在实施方法、路径上,有课程的融合、实践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比如线上平台和线下资源的融合,校内课堂和校外资源的融合,学科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大家都意识到思政教育推进过程中,不是运动式,而是春风化雨,强调更多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入脑入心,不能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生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真正实现为学生铸魂引路。
第四,人才培养是关键。思政课教师需具备高尚品德与专业素养,更多时候需要身教,通过点滴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质量,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与引领者。案例学校在思政课教学中能不断创新实践,很大程度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体现,有一支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关于“学·教”方式深度变革——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课堂”,旨归是孩子的全面而个性地成长。本次大会以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课堂“学与教”方式变革,以问题为导向,开设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学为中心”的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思维型课堂等八大“新课堂教学工作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重庆、四川、陕西、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10余所学校的名师生动呈现了24节“精品课”。参会老师在生动的课堂现场中,共同体验“学·教小助手”学习工具;共创智慧,共探学习方式深度改变之路。
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工作坊的专家指出:本次工作坊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单元整体的视角,理清教材的内部联系,结合学情、创置学习情境,从“让学生知道”到“让学生想知道”,培养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数学、生物学科工作坊的专家认为:整合教学要注重目标导向性、内容结构化和评价推动性;课堂教学应紧扣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本次展示课例在整合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落地的探索,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最后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我们发现共识、发布共识,但从来不排斥“非共识”,如果说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和过程中,特别需要凝聚共识、塑造共识的话,那么对于走进课程教学改革深水区的学校而言,则更需要寻找和善待“非共识”。因此,我们也特别需要听到那些不同的声音,让一次会议因声音不同而更显魅力!
我们期待与会代表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把准改革的“风向标”,寻找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密码”,找准改革发展“加速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洞见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让“充盈的理想”与“行动的具体”交相辉映。
(文:大会学术观察专家团队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