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粹集成,文明互鉴精诚之作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发布
从佛教东入、中学西传、“伊儒会通”,到近代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中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在包容创新中生机盎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是中俄建交75周年和“中俄文化年”的第一年,10月31日,由俄罗斯科学院编撰、俄罗斯汉学泰斗季塔连科院士主编,四川大学主持翻译,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大型百科全书式海外中国学巨著《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新书发布暨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当日,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张维利,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门立军,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中俄友好协会代表文光美,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副校长刘超、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姚乐野等嘉宾,《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编译委员会及专家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团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此次文化盛典。
百科全书式巨制
海外中国学大作
“四川大学建校128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我校牵头组织翻译出版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以俄罗斯汉学家的独特视角,梳理和阐述了中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的翻译出版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汪劲松代表四川大学致辞。他表示,四川大学将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热爱中国,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门类齐全、思想丰富,全面阐述了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汉学研究的水平,对中国学者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为跨文化学术对话和比较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门立军对精心组织《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翻译出版的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出版社表示祝贺。“《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的出版是出版界坚定文化自信,履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一次重要实践,希望四川大学出版社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推广,把专家学者们的巨大付出有效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并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力量。”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的出版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作为俄罗斯汉学研究的鸿篇巨制,以其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画卷。”邬书林强调,“认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出版意义的两个维度:它能使我们充分了解国外著名汉学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外学者和社会的所思所想,从而把中华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看到这些海外汉学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使我们能更好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以科学态度对待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希望出版社利用新技术把这套书发行好、推介好,促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在新书揭幕环节,张维利、邬书林,阎晓宏、郝振省、刘伯根、文光美、刘亚丁、四川大学出版社与期刊社党总支书记庞国伟,共同按压启动柱,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新书正式发布;随后,姚乐野和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分别向中俄友好协会、国家图书馆赠书。
潜心十载善译精编
皇皇巨著辉映千秋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由60余人的翻译团队,按照‘先学后译’等九种翻译辅助方法,历经八年才最终完成翻译工作。”在新书发布仪式结束后的出版研讨会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翻译工程”首席专家、中文版编译委员会主编刘亚丁介绍了该书的翻译情况。他说,《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等汉学著作改变了俄罗斯学术界重西方轻东方的偏向,东方文明在今天的俄罗斯逐渐走向学术中心。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在中俄文化年之际,《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的出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将为中俄文化对话、文明互鉴研究提供新的机遇。
“川大社对《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的出版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国家级中的国家级’,视为应当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出版工程,组成了由社长与总编亲自挂帅,社里40多名编辑和审校人员参与的编辑出版团队,历时6年辛勤耕耘、艰苦攻关,终于在今天迎来了她的美丽亮相。”四川大学出版社总编张宏辉代表出版社从“意义重大,高度重视”“严格管理,稳步推进”“借重专家力量,确保出版质量”“尊重原貌,优化体例内容,再造精品”四个方面介绍了该书中文版出版情况。他回顾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出版启动以来的重要工作节点,就中文版编审原则、体例编排、质量把关、装帧形式等作了说明。张宏辉强调,为加强中文版出版环节的学术交流与鉴定,保障中文版的高质量出版,出版社特聘请了18位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中文版学术委员会,并面向相关领域专家资源,组建了30余人的学术审读中青年专家队伍和社外出版质检专家队伍。“6年来,出版社内外先后有110多人投入到本书出版工作中。我们谨此对所有对本书出版给以关心、指导与支持的专家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与此同时,阎晓宏、郝振省、刘伯根围绕新书的出版先后发言。阎晓宏追溯了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和百科全书编纂出版传统,认为《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抓住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国际汉学界“剑桥中国史”和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的又一大部头著作,非常有价值和意义。郝振省认为,这是一套选题分量厚重、内容厚重、价值厚重、意义深远的著作,也是一套涉及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型百科全书。他还从编辑出版的四个角度,对该书的出版价值与意义做了概括。刘伯根认为《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是文明交流互鉴之作、填补文化空白之作、文化公益之作,编辑出版意义重大。他同时对该书的宣传推广给出了重要建议。此外,《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编译委员会顾问李明滨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也围绕本书的翻译出版作了发言。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分为《哲学卷》《神话·宗教卷》《文学·语言文字卷》《历史思想·政治与法律文化卷》《科学·技术和军事思想·卫生和教育卷》《艺术卷》,对从夏商周到21世纪初的中国精神文化做了历史性和学理性的全面研究,对中国文化领域的主要观念、重要事件或事物、代表人物、经典文献等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以其所涉猎学科之完备,考索问题之渊博,思想诠释之深入,互通互鉴之彰显,置诸世界汉学界,实罕有出其右者,俄文原版于2006—2010年先后出版后得到了中俄双方的高度肯定。《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整个编译出版工程历时超过10年,全书共分6卷、14册,累计800多万字,将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跨文化对话,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发挥重大价值和重要作用。(王李科)
供图: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