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测评,收获“更饱满”的成长——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评价改革纪实
“在学校,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考试。孩子们领取游学卡,来到校园的各个站点,或背诗或做实验或展示特长,既考查能力素养,又特别有意思。”这是江苏省南通市紫琅一小五年级学生姚心玥家长的心声。
紫琅第一小学是南通市市直学校,办学起始便主动承载起“教育教学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坚持从“对学习的评价”走向“为学生的评价”。学校构建了“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情境的创设、任务群的建构、增值性评价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努力让学生实现多样化成长。
情境:实现学科素养全面发展
“小朋友,欢迎你来到童耕园年货大街,这里的商品真多啊,请你做一次小小售货员,向你身边的同学推荐一种年货吧!”这是学校一年级“口语达人秀”的考试现场,考官正在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考试过程中,学校老师围绕“美丽的紫琅园”“欢欢喜喜迎新年”等主题,精心设计了“福兔游园乐”“年货大街”等情境,建立任务群,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基于“知—致—智”素养维度,把各科核心素养表现分为三级水平,如数学学科,分为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三级,分别指向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品质。
对照课标中各年级“学业质量描述”和“内容要求”,学校梳理所有教学单元学习目标,研制开展测评的年级标准,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比如基于语文学科培养儿童推理意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的要求,学校设计了“快乐读书吧”测评项目,让学生现场分析人物并分享读书感悟。
优长:实现个人特长多元发展
“考官老师好,接下来我展示自己的优长:花样跳绳。”只见吉冠晓同学拿起五彩的跳绳,轻盈的身姿在绳间飞舞起来,这是她一年级时考试的一个场景。如今,她已是学校艺术体操队的一名老队员,在今年7月江苏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荣获B组个人全能冠军。
学校特设“优长”测评项目,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发展不同领域优长,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三项优长:语数英学科中选一项,音体美等学科中选一项,第三项不限学科自选。另一方面是注重学生优长的生长性,借助“校+”测评平台,记录学生优长的“生长”过程,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潜能。
对于“优长”项目中冒出来的“尖子生”,学校发现人才、提供平台、引领个性化成长,促进学生实现优长发展“1(体)+1(艺)+N(其他)”。
依据不同学段,学校设置了“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己”等六个主题,打破学科壁垒,设计项目式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以团队成绩计分,既考查学生合作的结果,又观察学生合作的过程。
平台:实现增值评价助力发展
“扫码—拍摄—上传—成绩输入。”在学校测评现场,每位考官都手握手机或平板,熟练地扫描孩子们的二维码,用照片或视频仔细记录孩子们考试的过程。登录五年级学生王许爱的账号,可以清晰地看见她从一年级开始的每个考试项目的照片、视频和成绩,以及班级老师梳理的她在学科素养、优秀特长等方面的表现。
学校设计开发了校Plus平台,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实现了测评过程留痕、测评结果跟踪比对。对于考试不理想的项目或能力点,考官会在游学卡上写上“诊断贴士”,各班的教师根据“诊断贴士”进行个性化跟踪,有效实现评价的增值性。
该校主持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项目,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江苏省六大重大项目之一),2022年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专题推介。
实施评价改革的5年来,学校逐渐弱化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实现个性化成长:紫琅学子在省级以上科技、书画、音乐等比赛中共获奖56人次;连续4年在南通市区毕业班学业水平监测中素养测评结果全部为优;学校获评全国STEM“领航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学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