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办好高校微专业 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2024-10-11 10: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如果你在周末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高校开设了一批微专业,主打“小而精”,虽然不授予学位,依旧赚足人气。今年暑期,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明确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支持高校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双学位等形式鼓励学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学习,培养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

微专业是指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围绕某些新兴的职业领域,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通过相对系统和迷你精干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其关键课程一般在5至10门左右,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还有部分在工作日晚上,学生可以在一学年内完成所有学时。微专业课程不仅面向校内学生,还面向想要继续学习提升的校外人士。微专业其实早已不是一个新词汇,近年来随着课程设置的逐渐完善,微专业凭借高效、实用、开放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微专业的高人气和快速发展,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呈现大发展、大调整、大转折、大变革态势,对我国加快推进人才自主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强化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度和贡献力,是高校时代责任的集中体现。开设“微专业”,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而从诸多高校的探索实践看,学校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比如,清华大学开设的数据科学与思维微专业,涉及R语言编程、统计推断等课程;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国内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联合推出“AI+X”微专业,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开始学习我国自主研发的编程平台,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力量。在京高校开设的微专业中,人工智能类占了绝大多数,但不同高校授课侧重不同,吸引的学生群体也有差异。由此可见,微专业主要凭借“迷你”“高精尖”“有针对性”等特点,让学生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收获最前沿的知识,呈现出高“性价比”。

微专业人气高的背后还反映了新时代青年想要拓宽视野、提升自我、丰富生活的需求。能学到最前沿的真本事,是微专业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和年轻人喜欢上夜校的情况类似,两者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新知识。一方面,高校应该支持年轻人通过微专业丰富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年轻人所面临的工作与生活压力,精心规划微专业,让所学内容为他们提供更实用的帮助。

打造微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更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高校开设微专业是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助力。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要义在于以学习促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太单一,就无法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学习促进发展,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高校开设微专业,是把教育触角延伸到社会、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实践,有助于更多社会成员实现按“需”学习,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与现实诉求。高校要精心打磨具体课程,激发微专业的更大能量与价值。可以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平服务平台,为微专业打造数字传播平台,激励人人好学乐学,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建设,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学习环境。

当然,在微专业“热”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冷”思考。目前修习微专业获得的证书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学历证明,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微专业课时少、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等问题有待更多的破题思路。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毕业生能力提升需要,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微专业更好发展。天津市为健全课程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微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设“微专业”课程300门;辽宁省支持高校整合资源,跨学院、跨学科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微专业”,加强优质特色课程群建设,打造“小而优”的人才培养项目……相信在政策的支持和进一步落实下,微专业可以不断调整更新,从而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张湘怡,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