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从一粒米到一餐饭”式劳动系列课程 密云区举办劳动课程建构与实践探索展示活动
小麦种植有什么技巧?“古法磨面”有什么秘密?怎样制作月饼?用麦秸杆怎样编织七股辫?近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水杨红小学举办的北京市“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区域劳动课程新特色”暨“小学劳动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实践探索”活动中,一组全链条式劳动系列课程展示为与会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活动由密云区教委、教师研修学院主办,密云区十里堡镇中心小学承办,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进行,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各区劳动学科教研员、密云区教委、教师代表100余人现场参会。
在活动现场,学校游园展示环节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展板展示与讲解,小讲解员从劳动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到劳动教学实施系列化进行介绍。在“一面之缘、三烧情、姣姣者、圆月寄秋情、豆腐轩、韭久红”六个劳动实践工作坊,学生真实展现了劳动实践的过程。学生劳动素养展演板块,1-6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以情景剧、快板、舞蹈、时装秀等表演方式,直观呈现了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实际获得。
活动中,密云区小学劳动学科研修员刘秋媛以《有递接、多层次、全链条——密云区小学劳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践探索》为题,全面介绍了密云区小学劳动课程区域特色化发展的行动方案与实践成果。
在教学展示环节,密云区十里堡镇水杨红小学展示的《种植小麦有技巧》《探秘“古法磨面”》《冰皮月饼我会做》《麦秸杆编织——巧编七股辫》等“麦的探秘”系列课程,4大主题4节课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践行跨学科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化特点。
“结合我区‘有递接、多层次、全链条’劳动课程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整合课程资源,围绕学段衔接,创新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起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密云区十里堡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建民以《劳动润泽生命,实践赋能成长》为题的进行经验分享。
做为一校两址、幼小一体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张建民着重以《以“探究”为主题的特色劳动》课程为例,介绍围绕着“种植基地”,以“农文化”为核心观念,按照“领域—主题—项目”三级梯度规划课程,构建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手工制作、科技实践五大领域的劳动课程体系, 形成幼儿园小学序列化、分梯度发展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从劳动全程着眼,深入挖掘每个环节的育人点,增加课程育人厚度。做到主题课程体系化、课程项目链条化,打造“从一粒米到一餐饭” 式的系列化劳动课程。
“种植山楂树的‘小菜园里的大遇见、你好小蜜蜂’系列,开展品格教育的‘神奇的汉字、汽车总动员’系列,以节日节气为载体的‘劳动日、体能跑酷、寻龙传说’等系列得到了家长的可定和幼儿的欢迎,学校的劳动课程让学前、小学开辟了更好的衔接路径。”张建民介绍说,课程构建实现了做“农耕体验”持“自然本性”、过“传统节日”固“精神之钙”、倡“快乐阅读”富“生命营养”、能“思想做创”促“美好生活”、去“走向社会”达“体验成长”。
“十里堡镇中心小学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区域劳动课程新特色’为主题的劳动课程建构与实践探索教学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真实践、真研究、真效果。”密云教委小教科科长郑立华表示,密云区要重构“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以实现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培养的全程渗透、全员参与、全方位介入,为学生成长赋能。持续致力于探索“科技创新+劳动”教育,深化以劳动课程为基础的跨学科主题研究,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育人体系。(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