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以服章之美诠释别样“‘京’彩”

2024-08-20 13:12

来源:前线客户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第二批参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共同开展“‘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试点高校,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党委高度重视,把学校中心工作与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整合贯通、一体推进,进一步拓展“大思政课”育人载体,深化具有北服特色的“思政+艺术”育人模式。

“大思政”育人载体

4月11日,随着北服师生、校友齐心协力把第一棵樱花树栽种进“北服花田”的肥沃土壤之中,校党委书记周志军宣布北京服装学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项目暨第二季“北服花田”春耕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大思政课”第二讲开讲,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院长楚艳教授以“中国美的新时代表达”为题进行讲授。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获得者、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徐梦桃来到校园与北服学子互动交流。成立李之檀先生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构建新中国服饰文献学与形象史学研究体系,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人才。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舞台上,梁燕教授带领团队带来穿越时空的古代婚礼服饰复原展示,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现场

4月14日,外交部与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专场活动,邀请近50位女性驻华大使、高级女外交官,以及70余名外国媒体在华女记者,乘坐“开往春天的列车”前往延庆,开启一场包含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园林之美和冬奥记忆的北京春天之旅。在北京世园公园最高建筑永宁阁前,一场中式时装秀惊艳了外交官和外国记者。模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与融合水墨、刺绣、青花瓷、水袖等国风元素的现代时装,从阁楼上缓缓走下,一步一履间尽显东方美学魅力。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活动现场盛赞中式服装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巴哈马驻华大使波莱特·贝瑟尔连续用了两次“美丽”来形容时装秀,她认为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美感:“从服装设计到互动表演,无疑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活动现场

“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

北京服装学院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以设计学为龙头,强化艺、工、商多学科交叉融合,辐射带动各学科协调发展。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30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多人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等,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

在科研创新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激发有组织科研的内生动力。北京服装学院设立了服装科技研究院、时尚研究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等机构。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0项。

在平台建设方面,北京服装学院整合校内外两方面资源,共同组成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北服—安踏运动装备研究院、北服迪尚智能制造与生产实验室、温州美学经济研究院等的成立,都是北服近年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案例。

作为全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建校六十五年来,北京服装学院始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实现了从纺织服装类高校向艺术类高校转型,被确定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进入新阶段。追求一流是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服务国家是永不停歇、不懈奋斗的事业,纺织院校的文化基因在时光的浸润中传承不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召唤下,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时尚教育体系,当好为民服务的“国家队”,书写时尚教育奋进之笔,努力为中国时尚、纺织、服装领域输送更多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谱新篇。(北京服装学院供图)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