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历时两年 文学专业毕业生原创话剧登上文化馆舞台

2024-07-16 13:53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9名师生演员,近万字的剧本,耗时两年,安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原创的话剧《人生到处知何似》6月5日在安庆市大观区文化馆展演。“总算赶在毕业前登上舞台,否则我会遗憾一辈子。”编剧、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5)班的薛正阳说。

两年推翻剧本4次 修改上百次

薛正阳向来仰慕北宋诗人苏轼,读大二时,他曾举办的两次以苏轼为主题的敬敷周末讲坛,从此对苏轼的生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根据正史记载的历史碎片,揣摩人物的性格并进行合理想象,追溯了苏轼不为人知的顿悟瞬间和启示收获。”作为剧本主要创作者和主角苏轼的扮演者,薛正阳在谈及话剧创作的初衷时表示,受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名作以及国家话剧院导演的话剧《苏堤春晓》启示,萌生了用话剧表达苏轼生平的念头。

薛正阳深知创作不易,他首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3)班的储冉。两人合作,从写剧本到选角,从构建框架到登台展演,近两年的时间里,剧本被推翻了四次,修改了上百次。排练过程中,演员们恶补文学和历史知识,在一次次地对词中,演员对苏轼理解地越来越透彻,受到了学院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在老师的支持和同学的鼓励下,最终作品完美呈现。

该话剧以性格豪放洒脱的苏轼作为主角,紧扣苏轼生平,采用多重时空和主题并置的写作方式,分为“与君别”“忆年少”“坠乌台”“双子星”“冠平生”“知何似”六个篇目。

演员全身心投入 观众沉浸其中

含冤入狱后提笔写下赠予弟弟的绝命诗;金陵和解中的苦口婆心,王安石以身说理泪洒江宁寺;儋州第三年似真似幻的回忆起幼时母亲的教诲……精彩的情节将观众拉入到宋代的朝堂、海南的陋室,让他们成为了身临其境的参与者。“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4)班的张笑笑跟着话剧演员轻念着诗句。她表示,苏轼与苏辙二人的兄弟情无论在政治生涯上的相互扶持、亦或是离别思念的情深意切都令她深深动容。

“苏辙在话剧中更像记录者,把苏氏一家的经历留下来给后人,让他们评说功绩好坏。”苏辙的扮演者储冉说。谈及这次话剧经历,他坦言,这场话剧于他而言,像个精心打磨的“孩子”,是向自己大学的话剧生涯做的告别。因为这场话剧的磨练,更让他对话剧、文学以及人生有了更深刻理解。

话剧演出至第三幕王安石与苏轼争论部分时突然达到高潮,王安石的扮演者、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8)班的程子俊突然嗓音嘶哑,他的眼眶开始泛红,随着情感的迸发,他微抬颔首,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顺着脸颊滑落。他说:“为了尽可能的贴合王安石的为人秉性,我细致翻阅了他的传记,并把相关的事件细节补充在原剧本旁边上”程子俊向观众展示着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

师生共展风华 圆梦话剧舞台

李忠超是《人生到处知何似》的指导老师,也是剧中范仲淹的扮演者。热爱文学和表演的他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不仅为学生创作提供帮助,更亲自参演。他表示,在学生时代自编自导一场毕业话剧既是他们对四年专业学习的总结,也是他们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李忠超说:“学生们在表演时体验古代文学大家的人生,历练自我,以戏剧的方式让青年学生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感悟人生真谛,希望他们为新时代文学话剧注入活力。”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谢幕时,全体话剧参演人员用力甩袖,激昂地喊道。薛正阳认为,学生即将毕业,但新的人生阶段才刚刚开始。“人生到处知何似”,希望学生们毕业后对充满了不确定性、面临艰难险阻的人生,永远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文:王忠妮 刘子阳/图:汤俊杰 姚梦婷)


【责任编辑:曹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