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教育】顾明远:“双减”的前世今生
回望教育减负历史,一窥“双减”政策深意,推动教育创新及改革发展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重要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95岁高龄的顾明远教授拨云解惑之作
身为“90后”长者 心系一线教育实验
用历史眼光 破解无效内卷 抚平教育焦虑
看“双减”如何减去学生不能承受之重及家长心中不可摆脱之重
历史思维与洞见之光照进教育发展的未来
进入“双减”时代 把脉教育改革 读懂重要政策与中国百年大计
以课业负担的减法 做教育成效的加法
一腔赤诚滚烫 满怀热血难凉 经年思考不息 顾明远老师倾囊相授
内容简介
“双减”政策出而教育事业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一经出台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已有75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见证并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次重大教育改革。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的丁瑞常博士就“双减”的前世今生,对其师顾明远先生进行了系列专访,形成本书。
本书不仅梳理了“双减”政策的来龙去脉和关键要义,并且就我国基础教育数十年的减负之路为何会如此艰难坎坷、反对“应试教育”究竟是在反对什么、为什么必须叫停“教育资本化”、“双减”之路如何走下去等众多根本性问题给出了两位“90后”教育人的思考。
作者介绍
顾明远,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重要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多部大型教育辞书。著有《顾明远文集(十二卷)》等。
丁瑞常,江西宜春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教育政策、全球教育治理、比较教育政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著有《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新加坡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等。
编辑推荐
“双减”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大计方面的政策改革,影响深远和意义重大,对其探讨不能仅限于政策,围绕着其诞生演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国情来认识这一政策才不会失之偏颇。作为一名“教育老兵”,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对影响国家百年教育大计的政策变动脉搏了然于心。顾先生回顾多年国家教育改革之路的实践经验,与自身持续关注和多年思考所凝结的文字相结合,剖析了教育改革趋势、应试教育中的痼疾,展现了双减“前世今生”的发展过程,为双减的落地推进悉心建议。“双减”政策的出台牵引着校外教培行业、家庭学习规划和学校教育格局的变革,社会各界也纷纷展开反思。“双减”作为复杂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鲜明时代注脚,我们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必然需要经过深刻讨论、交流碰撞,北京师范大学丁瑞常老师与顾先生的师生访谈使得我们对“双减”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减负并非一个新问题,“双减”之于“反对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双减”减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在教育减负历史中的“资本越位”问题,“双减”政策落地过程如何真正实现服务学生和促进教育发展初衷,“双减”在教育回归本质过程中能够做出哪些时代贡献……
教育这棵百年大树实际上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群体共同悉心栽培壮大的,无论是教育公平、教育减负、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还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正确看待考试制度、升学压力与学生全面发展,这些牵动着全社会神经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能加以简单思考和回答解决的,教育问题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本书旨在直面这种复杂性,针对教育领域引发社会思考和关注的诸多现象,顾明远先生和丁瑞常老师展开了深度谈话与交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回望来时走过的艰辛路途。改革精神在一代代人的接力足迹和奋斗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我们今天反思“双减”何以出现和如何发展,也就是在深入教育改革这个时代命题,了解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历程和意义。
顾明远先生和丁瑞常老师将这样一个复杂问题和复杂图景,用平白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阅读本书,您会感受到一个保持对教育事业发展前景观察思考、笔耕不辍的教育家的热忱初心,您更会为其中亲切朴实的谈话而享受到与教育大家对谈的乐趣。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老问题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给学生“减负”
第二节 七十多年的“减负战”
第三节 “减负”的“结”为什么久久解不开
第二章
为什么反对应试教育
第一节 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
第二节 反对应试教育是在反对什么
第三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与应试教育的末路
第三章
校外教育的“越位”与教育资本化
第一节 “变味的”校外教育
第二节 教育行业绝对不能资本化
第四章
“双减”政策的目的和落实
第一节 “双减”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
第二节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
第三节 落实“双减”的关键在于做好“双增”
第五章
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第一节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要靠制度建设来实现
第三节 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第四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精彩文摘
引 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各地认真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习愉快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出现了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整顿,学科类的培训已经被扼制。但是,社会上对“双减”的质疑声仍然不绝于耳,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学少了,影响其在中考、高考中的竞争力;有些人质疑(学校)能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甚至说“教育质量降低了”。各种培训仍暗流涌动。各地各校在落实“双减”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新的矛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儿童节前夕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所言:“‘双减’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要引导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高认识,推动落实好‘双减’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理解“双减”的重要意义,如何化解出现的许多新矛盾,需要研究一下“双减”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了解现状和前行的路径。
为此,本书第二作者丁瑞常与顾明远先生就“双减”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和讨论。顾先生详述了“双减”的来龙去脉。丁瑞常对谈话和讨论记录进行了整理,并根据顾先生的回忆,补充了一些背景资料。
以下内容为顾明远老师新作《“双减”的前世今生》专访——《检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