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锤炼技能,提升素养 乐山实验小学聚焦青年教师成长

2024-06-25 16:52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这样一个处处萌发着美丽与收获的季节,在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学校教导处紧锣密鼓的策划下,近日,乐山市实验小学聚焦青年教师成长的培训拉开序幕,怀着满腔热情和共同期待的实验小学青年教师们相约实小讲堂,一同享受这场关于学习和成长的饕餮盛宴。

徐佩嘉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动物儿歌》。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采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生动地描绘了六种小动物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方式。本课要认的12个生字,分布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句子中。其中“蜻、蜓、蚂、蚁、蜘、蛛”是虫字旁的形声字,“迷、造”是走之旁的形声字,“粮、食”有共同的部件“良”,“网、藏”则是常用字。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识字目标,借助多种识字方法,感受汉字的趣味和美妙。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敖蕊婷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棉花姑娘》。通过创设调查森林医生这个情景,以三个活动推进情节发展。第一个活动:聚焦病情,感知内容。旨在通过了解棉花,扩展关于颜色的ABAB式词语,同时过关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第二个活动:聚焦对话,感受心情,旨在通过研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读出思想感情。第三个活动:聚焦结果,角色体验。目的是总结提炼,了解不同动物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整堂课落实了课文重点,关注了表达,以活动来推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寓学于乐。

李洁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首先初读课文时,通过“画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圈出店里分别来了哪些顾客?结果怎么样”提取故事的关键信息,让学生理清故事主要内容。同时为了让示意图更完整,让学生找出蜘蛛开店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在让学生细读每位顾客和每次结果时,通过图片支架、表情支架、朗读支架等对课文内容有更细致的体会,为接下来的讲好故事做足准备。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形成的示意图以及提示词讲故事,整个过程依托有梯度、多维度的评价,助力学生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讲生动。最后让学生思考“蜘蛛开店失败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学生也能发挥想象找到帮蜘蛛成功开店的办法。

谢欣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整本书导读课,本堂课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六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一是读,这堂课的读非常充分,老师提供支架让学生自由读、合作读、默读;二是思,例如提出问题“你想对马良说什么”“猜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等,这样的设计很多,整堂课学生的思考是自始至终的;三是激趣,通过导入激趣、作者介绍激趣、视频激趣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四是情境设置,闯关情境设置,第一关听录音猜人物、第二关看图片猜故事、第三关读片段猜品质、第四关猜结局,循序渐进;五是有收获,整本书的课堂要有收获,本堂课落实了思考、识字、知品质、学方法;六是拓,老师充分利用图片进行拓展,说一说“你有神笔会画什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余佳忆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八,本课的教学亮点在于通过创设真情境,在课堂中落实情境化、活动化和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课以“一叫千门万户开”的情景引入,让学生通过“读准”“读懂”和“读好”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画鸡》。在创设的“参观动物园”课堂情境中,走进“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打破了教材中的各个板块的界限。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课堂氛围很好。 

张珂佳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针对二年级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在黑板上通过图片、简笔画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紧密结合课后要求,通过问题导引、课文朗读、口语表达、角色扮演、培养想象、说话练习来促进教学;最后通过“你喜欢故事中的青蛙吗?”→“买卖未成,我们认识了一只怎样的青蛙?”→“见证了泥塘怎样的变化?”三个问题让同学们深入感知和理解课文,认识到了一只辛勤劳动、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主动改进的青蛙,深刻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环境”的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传授如源头活水般的知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通过此次培训,青年教师们定能汲取精华,拾级而上,以新课标为引领,导航教学,为教学工作打下新基础。(文/图:乐山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