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乐山一职中与用人企业“双向奔赴”,看职教学子如何“出圈”

2024-06-25 16:49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年来,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与用人企业“双向奔赴”,积极引导学生赴合作单位实习锻炼,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

3月中旬,乐山一职中旅游专业高一学生泥度金花前往峨眉山研学营地,成为该营地的一名实习研学导师。“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优秀的研学导师,需要不停地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获得真正的文化滋养。”泥度金花积极参与研学营地培训,认真翻阅资料,并把自身学到的知识讲给孩子们听。

春季正是研学旺季,泥度金花每天要陪伴数十名甚至上百名中小学生,探寻峨眉山脉背后的奥秘和万物生长的故事,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走进美食课堂,带学子们深刻体会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在泥度金花看来,研学旅行能“将课堂搬入生活”,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创新性衔接,作为研学导师,她要让参与者获得多样性的体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联想、反思,引导其联系已有知识,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孩子们“游有所学”。

孩子们走近山河,泥度金花也和他们共同实现了体验式学习、教育、成长。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锻炼了自身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运作,让课本知识与对口企业业务实现“零距离”。暑期来临,泥度金花准备前往学校合作酒店继续实习,深入了解行业特点,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谭小钰今年16岁,是乐山一职中高二学生,在学校的推荐下,五一期间,她前往乐山大佛景区,成为一名志愿者,负责协助游客网络购票、回答游客咨询,并为游客讲解游览路线、指引方向,为游客提供暖心的服务。服务中,谭小钰每天都争取提前到岗,成百上千次不厌其烦地回复游客的咨询,尽管有时候忙得饭都没有时间吃,但她始终面带微笑,耐心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五一是旅游高峰,有时候景区门票已售罄,有游客因买不到票而烦躁不安。谭小钰耐心向游客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游客有时会有少量退票出现,及时关注线上可能抢到门票。同时向游客推荐周边游以及美食打卡地,引导游客到上中顺美食街区、东大街等地打卡后,选择晚上夜游乐山大佛,感受乐山的烟火气。谭小钰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游客的理解和点赞。

“志愿服务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谭小钰说,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当游客因为她的帮助而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她也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幸福。谈及未来,她说,自己会更加努力学习,业余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用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位追寻“诗与远方”的客人,用暖暖的服务守护乐山旅游金字招牌,让游客充分感受“四好”乐山。

许中林是乐山一职中烹饪专业高二学生,今年5月初,他前往峨眉山大酒店实习,从事后厨切配工作。“配菜师就是根据厨师的订单,按规定的量,规定的时间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切配成符合烹饪要求的半成品原料。”实习中,许中林每天要了解酒店各种菜肴的名称、制作过程及烹饪特点,注重食材的选取和搭配,追求色、香、味、形的完美融合。

厨房工作既考眼力,也考体力。虽然酒店工作环境和学校实训场地差不多,都有师傅带着,但是能够真正为顾客做出满意的菜品,让许中林内心多少有些压力。他勤学好问、做事踏实、细致耐心,很快就学会了食材保鲜的技巧、辅料的适量搭配以及切制时的刀法、如何切配出合适的形状等。不忙的时候,师傅也会指导他做凉菜,寻找更独特更合适的味道。

“小时候,经常看着父母在厨房里忙碌,那些香气四溢的菜肴总能吸引我。那时我就立志,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许中林坦言,经受社会实践的洗礼,才发现自身与社会的距离与差距,回到学校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和技能,改造自己、锻炼自己,为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许中林表示,未来,他会继续钻研烹饪理念和技艺,助力乐山美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张波)

供图: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