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在武汉开幕

2024-06-14 09:25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13日,以“数智化 个性化 生态化”为主题的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在武汉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湖北开放大学、武汉开放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支持。来自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普通高校、开放大学、职业院校、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等400余人参加会议。

交流会现场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步伐。会议聚焦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的重点工作,展开深入探讨,贡献集体智慧,为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也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冯立国主持开幕式。

湖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高月功

湖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高月功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湖北省已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终身学习网络,全省建设市(州)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16家,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83家,基层社区教育教学点600家;社区教育网建设各类学习资源近3000个,点击量突破4000万,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湖北终身教育体系持续完善,教育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特色品牌日益彰显。下一步,湖北将以筹办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为契机,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和支持学校向社会开放优质学习资源;进一步发挥学分银行作用,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湖北建设,完善终身学习“立交桥”。

湖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钟毓宁

“此次交流会专家、代表云集,共享研究成果,这将是一次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大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盛会。”湖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钟毓宁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把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重大使命,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终身教育的迫切需求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和远程教育数字化技术优势,打造了湖北省社区教育网、湖北省教育学分银行、荆楚学习广场等数字化集成平台。希望本届会议能够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新方略、新路径、新举措。

武汉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兴鹏

“本次会议是教育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武汉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兴鹏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不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技术教育,持续完善数字平台建设。在他看来,教育数字化不仅为校园插上了“智慧翅膀”,也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所没有围墙的数字化大学——武汉开放大学,成为武汉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支撑。未来,学校将立足教育赋能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构建全民开放式、数字化的终身教育新体系贡献开大力量。

国家开放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刘臣

国家开放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刘臣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公民数字化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新生态。国家开放大学正在探索建设数字化大学,下一步,将通过终身教育平台和国家老年大学推出“双十计划”扩优提质行动,推动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

《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发布仪式

会议举行了《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发布仪式。《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主持发布仪式。《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是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组织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区域专家和研究者共同编写完成,全文15万字,将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报告呈现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现状、分析了教师数字化学习问题,并围绕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的主题,向政府、校长、教师和技术企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

“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学习型社会中的数字化学习必须符合与适应教育或学习的规律与要求。”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在报告中阐述了他对学习与教育数字化理念的深刻思考。“什么是学习?学习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谢维和认为,学习要有连续性与系统性,“学”并不是一个十分随意性的活动,它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且通过适当的组织与时间,来保证这种稳定性与时间性,进而实现真正的“学”。“教育数字化是一门科学,它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变革,而且也是一次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尤其是将技术的变量与教育规律相结合。这是教育数字化的必要条件与成功之道。”

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汪琼

“从纸面到屏幕,技术不仅改变了阅读方式,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其中的深入程度。”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汪琼在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引发了业内对智能时代学习方式的思考。她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汇集了人类的集体智慧,未来,大多数人确实会被它超越。然而,技术虽带来机遇,亦伴随着潜在风险,如“记忆外放”的风险可能削弱我们的文化和个性。汪琼强调,要保持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我们必须在每一代人的头脑中重建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前沿的国际教育思潮和理念,旨在统合各种教育资源,并围绕人的一生构建教育的生态体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围绕终身教育研究的新视野、跨界及跨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等内容,描绘了现代终身教育的实践图景。他认为,终身教育借助跨界教育的思维,将虚无的、浪漫的、空泛的、乌托邦式的终身教育思想和理念,最终落实为政府的政策与实践的行动,让终身教育的国际思想成为中国的本土化话语,并为世界终身教育做出贡献,而这也是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科大讯飞高教解决方案部总经理、讯飞高教研究院研究员朱冯睿

科大讯飞高教解决方案部总经理、讯飞高教研究院研究员朱冯睿表示,认知大模型掀起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热潮,其历史意义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中国要发展自主可控的通用大模型,为此,科大讯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中,由科大讯飞牵头,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终身学习的个性化“数字教师”智能体技术研究与应用》,目标是研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智能体系统,在人工智能、医疗、农业3个典型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中电科普天和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钱庆

普天和平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专注于行业数字化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子公司,拥有优质产、学、研资源。中电科普天和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钱庆以普天和平与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普天大数据产业学院为例,分享了他们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经验。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团队,采取“双主体、三机制、八共同”产业学院运营模式,以“三化”“两中心”“四突破”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钱庆还介绍了普天和平建设新质生产力产业学院的构想。

下午,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老年/社区学习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教师数字化学习五个平行会议同时举办。

6月14日,活动还将开展“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终身学习中心实地参访交流”“武汉云实地参访交流”“产教融合基地参访交流之走进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标杆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活动。

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同期举办了终身学习成果展。

据悉,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创办于2021年,第一、二届会议先后于福建福州、河南郑州举办。本会议面向终身学习更广泛的领域,覆盖更广阔的人群,搭建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最新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平台,探讨终身学习发展面临的问题,已逐渐成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