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乐山实验小学:名师点拨,众行致远

2024-06-13 17:12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青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时光不语,却见证着大家成长。不知不觉,在盛夏蝉鸣的歌声中,近日,乐山市实验小学语文组青年教师新一轮公开课展示拉开序幕。本次展示共有7位教师参加。

周玉洁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劝告》。首先以各种不文明图片导入,引导学生判断并认识劝告,其次初学劝告,学生判断几种劝告的方式,也就是“你愿意听谁的劝告”并及时小结劝告时注意事项。课堂通过学生分组、选择图来练习劝告、学会劝告,接着抽组代表上台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再创设学校大队部要评选“红领巾劝告员”的情境,现场抽学生运用劝告,学生评价,现场评选。最后以名言警句结尾,再次点明:不仅要学会劝告,更要学会听从别人正确、合乎情理的劝告。整堂课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举手,收获颇丰。   

刘竺雨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劝告》。本堂课的亮点在于教学活动巧妙地融入了具体的交际场景,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丰富多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化和情境化。课堂氛围活跃,充满了交流的活力和思维的火花。在课程的导入部分,刘老师巧妙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激发了同学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深刻理解了劝告的内涵。接着勾连所学课文《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同学们明白劝告并非易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劝告的结果可能成功也会面临失败。而后在具体劝告情景中,学会换位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劝告”的方法技巧。最后将学习到的劝告方法用于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的情景,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共同促进了学习的进步。

赵家老师引领同学们走进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篇课文《挑山工》的精神世界。课程初始,巧妙地利用课文作者与插图,激发同学们对挑山工的好奇心,进而点燃孩子们探索的热情。随后,引导学生静心默读课文,寻关键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最后,让同学们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借鉴挑山工的精神。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了课堂互动、多媒体展示、生活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挑山工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杨浩然老师执教的《海的女儿》,一篇充满了梦幻色彩的童话故事。以小人鱼铜像导入,了解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平,再联系单元要素,以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脉络。引导学生自读自学感受梦幻深海中“海水、宫殿、花园”的奇妙,重点感知主人公小人鱼的人物形象,通过外貌描写,与其他海公主们的不同,环环相扣,引出小人鱼对人类世界的向往,联系课文思考小人鱼“最感兴趣的事”“最渴望的事”,最后以“凝望”一词引出小人鱼的无限追求,通过总结本篇童话故事,由一篇文章走向整本书阅读。

陈荟竹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小猴子下山》,通过邀请学生当小侦探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创设了侦探能力考核这一情境,分为几个板块:板块一——走进课文,梳理小猴子下山的全过程(考察记忆能力);板块二——学习第一段玉米地,了解“所见”与“所做”(考察观察能力);板块三——迁移方法,同桌合作学习第二段桃树下(考察合作能力);板块四——启发思考(考察思维能力),最后指导“非、常”两个生字的书写。整堂课关注学生口语表达,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字词,读懂了课文。

宋韵洁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让孩子在丰富有趣的故事背景下还能学习到动物尾巴的科学知识。课堂通过不同角色的对话展开探讨,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孩子们通过读小动物们话,演小动物们动作,编小动物们的儿歌,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在朗读与表演中巧妙地落实了语用。重视落实课堂的情境化、活动化及生活化,把课文中的文字转换为学生的活动呈现,通过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了怎样做有礼貌的孩子。整堂课关注学生的课文的朗读、口语的表达以及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再现。

罗丽老师执教的习作课《故事新编》,新颖有趣。课堂伊始,罗老师先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抓住“新”字,体会故事新编的内涵。接着,请学生回顾《龟兔赛跑》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设定结局,大胆想象,反推新情节。随后,又通过《狼来了》这个故事,设定新的起因,顺推故事的新变化。课堂上学生大胆想象,积极表达,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习作课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至此,语文组青年教师公开课圆满落下帷幕。殷宗祥大师傅对各位青年教师的课堂作了细致的点评与总结,相信学校青年教师们会在一次次的展现中收获更多的成长。(赵梦娟 宋韵洁)

供图:乐山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