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问”启思维促成长,“研”赋课堂新能量

2024-05-23 15:35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区域整体育人,助推学生思维发展,5月22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小学校与刘玉芝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追问课堂”教学课例研讨活动。活动由十陵小学董玲玉老师主持。

其间,苏蓓蕾老师执教了一年级语文课《荷叶圆圆》。苏蓓蕾充分把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特点,创设了去荷叶之家做客的学习情境,以夸荷叶、向“客人”提问、选择与喜欢的“客人”同一片荷叶等活动,立体演绎了夏天的荷塘之趣,落实了对运用叠词和创意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在与优美散文诗的想象对话中,提问与追问意识得到了呵护与培养,体现了课题组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莫瑶老师进行了《游子吟》的跨学科音乐微课教学。课中,莫瑶将追问与评价策略与古诗词的意蕴巧妙结合,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次次的评价启迪着学生对音准、节奏和情绪的关注,从而渐入“慈母缝衣寄思”的场景之中,学生的理解也由浅入深,并在柔美的旋律中表达着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阅读是美妙的,分享是快乐的。刘玉芝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围绕《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书中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阅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尽情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

罗莎老师认为,对目标的阐述越具体可测越利于目标落实,从这一角度来看,准确把握了布鲁姆关于认知过程维度和知识维度的目标分类,从而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目标落实,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李燕梅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实用性和深远影响。她表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教育目标分类法融入教学设计,自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生灵光。讨论交流环节,工作室成员、区首席教师刘启萍根据新课标理念和要求,选择不同的视角,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选择、学科的核心素养、师生互动参与、课堂教学实效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评课。一个个灵活的想法,一次次思维的碰撞,让老师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活动最后,刘玉芝希望老师们在追问课堂中,关注学习内容的特点,在学习中展现低段学生的童真童趣;关注每个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充分运用“四学”方式组织课堂。同时,教师要沉浸于追问课堂,无论是学生还是文本,教师要做到真切融入;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多抬头看方向,大胆实践新课标理念;教师要在课题研究中突破课堂瓶颈,多培养儿童的质疑能力,发展思维。(图/文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小学校)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